作為沒有那么多時間去研究股市,抑或是覺得自己沒有專業知識來炒股,基金是一個不錯的投資選擇,正所謂,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由基金公司的專業人士來操作一攬子資金,配置于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股票和債券上。
作者在《指數基金投資指南》一書中重點推薦了指數基金,并重點介紹了如何選取指數基金,而不是盲目跟風買熱門。其實這個思路用于指導其他投資也是行之有效的,能夠指導我們避免成為資本市場中的韭菜。我們在進行一項長期投資時需要有客觀的判斷方法,才能避免追漲殺跌,避免在行情低迷時方寸大亂。
1、為什么要選擇指數基金?
一般的股票基金依賴于基金經理的個人決策能力,而指數基金以模仿某一指數為對象,按照相似標準購買該指數包含的證券市場中全部或部分證券,以獲得與該指數相同的收益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指數基金業績與基金經理的關系并不大,主要取決于對應指數的表現。這就極大地降低了主觀因素對基金績效的影響。
中國市面上現有的指數基金包括寬基指數基金和行業指數基金,其中寬基指數基金主要有跟蹤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等反映滬深上市公司股價的指數基金;行業指數基金主要有醫藥、消費、金融、地產、環保等行業指數基金。
2、如何選擇指數基金?
作者傳達了一個重要原則,用價值投資的理念挑選出值得投資的指數基金,再用定投的方式去投資它。價值投資理念認為,價格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我們需要對所投資品種非常了解,能夠判斷它大致的內在價值,避免跟風盲目投資熱門品種。基于這些判斷,用比價值更低的價格去買股票。
在這里,作者介紹了兩個非常實用的挑選指數基金方法:
(1)盈利收益率法:對盈利收益率大于10%的指數基金,選擇開始定投;對盈利收益率低于10%、但高于6.4%的指數基金,選擇堅定持有;對低于6.4%的指數基金,選擇分批賣出。這個方法適用于盈利穩定的指數基金。
各類指數基金的盈利收益率在各大指數官網、金融終端或一些自媒體公眾號會發布,我們只需要去篩選出我們感興趣的基金判斷是否符合買入條件。但要明確,這個方法并不適用于周期性強的指數。
(2)博格公式法:指數基金未來的年復合收益率=指數基金的投資初期股息率+指數基金每年的市盈率變化率+指數基金每年的盈利變化率。因而,在股息率高的時候買入,或在市盈率處于歷史較低區間的時候買入。這個方法適用于呈高速增長態勢的指數。
此外,針對盈利不穩定或呈周期性變化、但行業沒有長期虧損記錄的指數,可以用博格公式變種公式來判斷,即觀察指數基金每年市凈率的變化率和指數基金每年凈資產的變化率。
對于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定期不定額的定投指數基金方法,現在市面上很多平臺推出了慧定投或智能定投,即是作者表達的這種觀點,根據買入時基金份額的估值情況,當定投日的基金凈值較低時買入較多基金份額,當定投日的基金凈值較高時買入較少基金份額。
作為已經在堅持基金定投的人,看完這本書,給我更新了一些新的思路:
(1)按照作者介紹的方法挑選指數基金?,F階段我所買的基金多為股票型基金,并未配置指數基金。在買入基金時不是盲目跟風買熱門,而需要自己的判斷和評價方法,這樣在大跌大漲的行情下也能做到心中有數。
(2)構建定投計劃后,定期檢查優化。定投基金后并不是就萬事大吉,可以高枕無憂了。在定投后還需要不斷審視自己的定投方案,做到心中有數。投資切忌懶惰和盲目,資金投下去后,毫無理由地盲目堅持下去,或者不去管了。資本市場本身就是瞬息萬變的,投資計劃要不斷審視和完善。
比如,我定投的易方達消費行業股票和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分級,原本是盈利達到預定的收割點,但是存在懶惰心理和貪念,一直沒有更改計劃。在年前美股大跌波及全球股市時期,這兩只基金也是受到很大影響,不止原本該落袋的盈利流失,還倒虧部分。在這個時候,我并沒有分析基金是否處于歷史低點區間,也不去手動補買,就讓手中的基金自生自滅,現在慢慢上漲,但仍沒有回到開始的盈利點位。如果能夠在低點補買增加份額,可能現在已經達到原有盈利點了。
順便關注了釘大的公眾號,釘大提供了一些指數基金的盈利收益率、市盈率等指標,可以給我們進行判斷提供參考。趁著看完這本書,趕緊重新判斷和清理了一下手中的幾只定投基金,該終止定投的終止,該賣出的賣出,重新開始制定定投計劃,新年伊始,理財小白的路也要越走越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