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我們二年級了,從報到開始,我就發現孩子們明顯長高了,和一年級有了很大的不同。
? ? 在開始新學期的教學前,我一般有一個習慣,要重新翻翻我們的語文課程標準,看看課標是如何導向的,今年和往常一樣,我又翻開了課標,我發現,在我們課程標準的第二條基本理念里就明確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 ? ? 一年級一年,由于孩子年齡太小,我們采用的基本是同桌合作或者自主展示的方式,二年級了在開學的第一周我就嘗試了小組合作的方式。
? ? ? 首先說一說,學習小組的建立,以往,我們學校人數較多,桌子排列基本是三三三的格式,今年我們人少了,座位基本按照二二二的格式,那這樣下來就采用四人小組合作的方式。
? ? ? 一、學習小組在建立時要有一定的原則——“組間異質,組內同質,優勢互補原則。”
? ? ? 小組合作學習以4-6人為宜,人數太多不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和個人才能充分展示。人數太少也不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助,分組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按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另外,小組成員應是動態的,可以是組間的互換或流動,也可以是組內某些角色的互換或輪換,還可以按活動主題的需要,讓學生自由組合。這樣做,有利于小組間的公平競爭和小組內弱勢個體的發展,并給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
? ? ? 在班級里,我把我們班的四個人排好序號,1號成績好有組織能力作為本小組的組長,2號成績稍弱,3號,成績次之、表達次之,4號相比較之前三個是小組內的后進生需要特別關注。
? ? ? 二、學習小組什么時候需要合作?作為教師要精心選擇合作學習內容,注重實效的原則。
? ? 教者要明確并不是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適宜合作學習,有些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仍需要獨立完成。例如:識記和一些簡單的問題。
? ? ? 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的新理念。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難度,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要設計好一堂課的每個環節大約用多少時間,什么內容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學習的時間是多少,等等。
? ? 一個好的語文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那么在什么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效果比較好呢?
(1)新舊知識銜接時進行合作學習。
(2)靠個人力量不夠時進行合作。
(3)復習階段時進行合作學習。
(4)解答“開放性”問題時合作學習。
? ? 三、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目的明確,“有的放矢”原則。
? ? 在小組合作學習展開之前,教師要讓所有的學生明確本次合作學習的目的是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要求,這樣合作學習才有方向,學生才能根據學習目的不斷修正自己的學習行為。
? ? 四、學習小組要遵循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結合的原則。
? ? 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必須依賴小組成員的個人學習,而不全是整個組的結果。這就是,小組各成員必須一起學習,確保每個成員都在學習,而不應強調最佳成員的學習。同時,任何課堂,任何形式的教學若不留給學習者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是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獨立品質的培養的。因此,合作學習也應強調自學。
? ? 在合作前強調讓同學們先自主學習再小組交流。
? ? 五、學習小組各盡所能,整體提高原則。
? ?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不是旨在培養尖子,而是要讓所有學生都得到發展的機會,都有展示自己的平臺,各盡所能,整體提高。
例如,上星期在教授部編版教材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時,我布置了這樣的學習任務,小蝌蚪找媽媽過程中都遇到了誰?用“__”線畫出,他們是怎么說的?用“~”線畫出,留給同學們先自己思考,再小組討論,討論時,先由組長組織回顧老師的問題,再由組長組織,4號先回答,3號補充,2號評價,1號最后總結。
? ? 剛開始嘗試,我就驚艷了,我走到一個小組間傾聽,我發現他們合作的也是像模像樣,但是有些話還不太通順,需要糾正,在訓練時我找了兩個小組展示,邊展示邊評說,孩子們反復練習。
? ? 六、建立一定的話語體系。
? ? 由于我們這邊孩子年齡較小,老師要輔助很多內容,剛開始的時候要在課堂上反復訓練討論的過程,同時教給孩子們一定的話語體系,這樣學生才容易接受。
? ? ? 這個小組合作,我也在慢慢嘗試,老師們也可以慢慢嘗試,這樣下來,你省力了,學生也會學了,期望下去之后老師們都可以試一試,隨后我們可以再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