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秋冬時節,市場上的柑橘類水果就能多到可以霸占半個水果攤,從土生土長的柚子、橘子、橙子、柑子,到舶來的檸檬、葡萄柚,或大或小,或長或圓,或酸或甜。這些水果剖開看上去都差不多。它們是植物界的兄弟連,是水果圈的姐妹淘。它們有著相同的橘黃色的皮膚,滾圓的身材,卻有著不一樣的名字:桔子、橘子、柚子、橙子、柑、枳、檸檬……它們環肥燕瘦,它們各領風騷。在我的認識里,好剝皮的是桔子,不好剝皮的是柑、橙、或者是柚。它們都屬于同一個家族:蕓香科植物。
它們互相競爭,互相模仿,互相滲透,互相排斥……也許它們每一個你都吃過,但你能確切地說出它們之間的區別嗎?
“柑橘家族”相親相愛的關系
首先,這些柑、桔、橙、柚、橘jú、檸在自然界有一個統一的稱呼“柑橘家族”。
提到“柑橘家族”不得不提它的“出身門派”——蕓香科。那么啥是“蕓香科”呢?
按照生物分類學,自然界所有的生物按照“界>門>綱>目>科>屬>種”進行分類,“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科”是最常用的分類單位。
簡而言之,植物界的“薈香科”就像動物界里的“貓科”!
然后“蕓香科”旗下又分為“柑橘屬、金桔屬、枳屬”三大分支。
狹義上講“柑橘家族”就隸屬于“柑橘屬”這個門派,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栽培的柑橘主要就是柑橘屬。
其次,要提醒一個知識點!
通俗上講“橘”和“桔”是一個意思,南方愛稱“橘”,北方愛稱“桔”。
科學上講“橘”和“桔”是兩個沒有關系的字,桔不是橘的簡化字。
桔有自己的官方發音jié,第二發音才是jú。
只有當桔jié讀jú時,才成為橘的替代字,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手頭字。
高考的小朋友們千萬別搞錯了哦!
柑、桔、橙及柚子分別是柑桔類水果中的三個不同品種,由于它們外形相似,易被人們所混淆。柑桔,是桔、柑、橙、金柑,柚、枳等的總稱,柑和桔的名稱長期以來都很混亂。按科學的角度來衡量,桔是基本種,花小、果皮好剝、種子的胚多屬深綠色;柑是桔與甜橙等其它柑桔的雜種,花大,果實剝皮不如桔好剝,種子的胚為淡綠色。因此,在寬皮柑桔中,橙柑(蘆柑)是桔不是柑 ,溫州密桔是柑不是桔。
柑和桔在植物分類學上是同科同屬而不同種的木本植物。另外柑和橘兩者常統稱為「柑橘」。柑橘屬植物是柑橘類果樹中最主要的一群植物,它有17個種,分成6個種群:大翼橙類、宜昌橙類、枸櫞檸檬類、柚類、橙類和寬皮橘類。柑橘類水果包括橘子、柑、柚、枸櫞、甜橙、酸橙、金橘、檸檬等一大家族
又稱柑子、金實,屬于蕓香科柑橘屬,包括皇帝柑、甌柑、蘆柑、女蕉柑、栟柑、廣柑、溫州蜜柑等。有的柑其皮不容易剝開,要用刀才行,而有的柑其皮就象桔子的皮一樣輕易剝開。有些品種的柑很容易會被認為是桔子。一般來講柑的個子大,而桔的個頭非常小。所以民間有說大者為柑小者為桔。
柑是橘與橙等的混種。臺語稱橘為柑仔。為蕓香科植物柑等多種柑類的成熟果實。果實較大,近于球形,皮顯黃色,橙黃色或橙紅色,果皮粗厚,海綿層厚,質松,剝皮稍難,種子呈卵形。柑的果實較大,近于球形,皮顯黃色,橙黃色或橙紅色,果皮粗厚,海綿層厚,質松,剝皮稍難,種子呈卵形,味甜酸適度,耐儲藏。
柑和橘相似,都屬柑橘屬的寬皮柑桔類,常被混淆,但柑一般比橘大,比柚小,圓形,皮比橘厚,剝離比橙子容易。種子大多為白色。柑味道較甜,能治胃腸中熱,并可利尿。
柑性寒,有強化末梢血管,清利咽喉,生津止渴,抗炎,抗過敏,降壓降脂,祛痰平喘,消食順氣,利尿,溫腎止痛等功效。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慎食人群:柑性大寒,脾胃虛寒,大便溏泄者不宜多食;柑味酸有聚痰之弊,慢性咳嗽痰多者慎食。
桔即橘也,皮用手輕輕用力就能剝開。桔子和橘子沒有區別,是同一種水果,在不同的地區中的人說法或者寫法不同。在中國北方地區,人們習慣把桔子寫成“橘子”,而在南方地區則多數會用“桔子”來稱呼。同時,橘”(jú)和“桔”(jú)(jié)都是現代漢語規范字。由於在廣東的一些方言中二字同音,“桔”又曾做過“橘”的二簡字,故大陸已經將“桔”作為了“橘”的通俗寫法。臺語稱橘為柑仔。西南官話區的各方言中呼為“柑子”或“柑兒”。
桔為蕓香科植物福桔或朱桔等多種桔類的成熟果實。種類很多,有沙糖桔、蜜桔、貢桔、長興島桔、黃巖桔、柑桔、四季桔、福桔、葉桔、天臺山蜜桔等。果實較小,常為扁圓形,皮色橙紅、朱紅或橙黃。果皮薄而寬松,海綿層薄,質韌,容易剝離,囊瓣7至11個。味甜或酸,種子呈尖細狀,不耐貯藏。“
陌上枳花
枳別名:枳實、枸橘、鐵籬寨、臭橘、枸橘李、臭杞、橘紅、沉蛋等。
橘(jú)枳(zhǐ)不同,成語南橘北枳更是一個流傳了兩千六佰多年的謠言,古人用這個成語來說明環境對人或事物的影響。橘即為桔,而枳為中藥中常提到的枳實、枳殼。
橘和枳是完全不同的植物物種,雖然都屬于蕓香科柑橘亞科,然而分別屬于兩個種屬。其中,橘屬于柑橘屬,枳屬于枳屬,又稱枸橘屬。
橘即使生于淮北,也不會變成枳。再有,枳的生長環境也并不局限于北方,而在中國南北廣泛分布,它是一種既喜溫暖又可耐寒的植物。枳花,白而淡雅,潔白無瑕。
成語:南橘北枳是一句古老的成語,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原文為“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完整的典故是:齊國的晏子出使到楚國,楚王戲弄羞辱他,故意將一個犯人從堂下押過。楚王問:此人是哪個國家的人?犯了什么罪?回答:一個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就對晏子說,你們齊國人是不是都很喜歡偷東西?晏子回答:淮南有橘又大又甜,一移栽到淮北,就變成了枳,又酸又小,為什么呢?因為水土條件不同。這個人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到楚國就偷了,莫非楚國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歡偷竊別人的東西嗎?
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人們的錯誤認知也許就是從這個典故開始的。晏子當時也許是為了應對楚王的羞辱急中生智瞎編的而已。
枳的果扁圓形,或蒂部隆起呈短頸狀的闊圓錐形,頂部平而寬,中央凹,有淺放射溝,顏色橙黃至橙紅色,油胞大,油量多,皮粗糙,松脆.瓤囊10—12瓣,果肉嫩,汁多,爽脆,化渣,味甜;種子少或無。枳的果實雖然不好吃,但其氣味好聞,清香卻不使人發膩,非常難得。若能摘下一顆放于屋內,那自然是清香四溢。其實,枳的果實和橘紅差不多的。當然,枳和橘紅也是不同啊!
枳味苦、辛、微酸,性微寒;具有破氣消積,化痰散痞;疏肝和胃;理氣止痛;消積化滯。主胸脅脹滿;脘腹脹痛;乳房結塊;疝氣疼痛;睪丸腫痛;跌打損傷;食積;便秘;子宮脫垂。
枳實
枳殼
枳實、枳殼是中醫臨床常用的理氣藥,均出自枳樹。
文獻可考,枳實、枳殼類藥材以枳實為名首載于《神農本草經》,“枳實,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若癢,除寒熱結,止痢,長肌肉,利五臟,益氣輕身”。
《雷公炮制藥性解》當中記載:“枳殼枳實同一種,但采有遲早,分老嫩而名也。”
現《中國藥典》規定:枳實為蕓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變種或甜橙的干燥幼果,5~6月份收集自落的果實,直徑0.5-2.5cm。而枳殼則為其干燥未成熟果實,7月果皮尚綠時采收,直徑3.0-5.0cm。枳實、枳殼中所含各類活性成分隨采收時間,徑粒大小均有較大影響,因此應嚴格遵守。
江西省產的枳殼、枳實稱為“江枳殼”、“江枳實”,乃道地佳品,《本草崇原》云:“近時出于江西者多。”
蕓香科不少植物都有刺,比如柑橘、酸橙等,但枳的刺多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在枳落葉的時間段里,根本分不清哪里是枝條、哪里是刺,一眼看去,盡是一片灰綠色的荊棘。
橙子是指蕓香科,柑桔亞科,柑桔族,柑桔亞族以下的一群植物,是蕓香科柑橘屬植物橙樹的果實,亦稱為黃果、柑子、金環、柳丁。果實可以剝皮鮮食其果肉,皮雖薄但不容易剝皮,必須用刀切。果肉可以用作其他食物的調料或附加物。
橙子它是一種柑果, 是柚子與桔子的混合品種。有錦橙、甜橙、臍橙、血橙、冰糖橙、紅橙等品種。常見的主要指甜橙(是由酸橙變種而來)。比如中育7號甜橙是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選育的無核、優質、豐產、耐貯、鮮食、加工(制汁)兼用的甜橙新品種。果實呈圓形或長圓形,表皮光滑,較薄,包囊緊密,不易剝離。肉酸甜適度,富有香氣。
橙子性微涼、味酸甘,具有養陰清熱、生津止渴、健脾滋肝養胃的功效。此外,橙子還是解酒的“高手”之一,并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適宜人群:有煩熱、口渴多飲,或是胃陰不足引起的消化不良,以及飲酒過度、惡心嘔吐等問題時,不妨多吃一些橙子,特別是對那些胃酸分泌減少以及血脂、血糖紊亂者更是適宜。由于橙子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所以,想要在冬季增強免疫力的人不妨多吃點。
慎食人群:因橙子“性格”稍帶“冷血”,所以脾胃虛寒、怕冷怕涼、餐后腹脹的人應當少吃,以免吃多了會使癥狀或病情加重。
鑒于橙子的商業化程度比較高,于是在市場的需求下誕生了很多各具特色的栽培種,像是填補市場空白期的晚熟夏橙(蜜奈夏橙、奧林達),利于鮮食的地理保護品種無核橙贛南臍橙等。許多橙子的種類是以產地命名的(如中國新會橙),一些橙種甚至已經注冊了商標(如美國香吉士)、紅橙等。
紅橙
紅橙主要產于廣東湛江廉江,廉江紅橙果實大(單果重150克左右) 甜橙外觀 ,果型好、肉色橙紅、嫩滑、汁化渣、甜中帶酸,味清甜帶香,深受歡迎,因而被列為國宴佳果,廉江因此而被命為“中國紅橙之鄉”。廉江紅橙分“紅江橙”和“廉江紅”。
柚子是柑桔類水果的一種,更是其中果實最大的。很難掰開。耐儲藏,可存放三個月而不失香味,故有“天然水果罐頭”之稱。
柚子為蕓香科植物常綠果樹柚樹的成熟果實,又名朱欒、雷柚、氣柑、文旦、香欒、朱欒、內紫、座凡、壼柑、臭橙等。如沙田柚,皮較厚,皮的外觀不是特別光滑,果型也是梨型的居多。柚子的果實部分非常緊密,很難掰開的,吃沙田柚需要用刀切開,柚子的每片果肉都包裹的很完整,不會炸裂開。很耐儲藏, 被稱為水果罐頭。
柚子性寒涼、味酸大于甘,具有清熱養陰、生津止渴、潤肺化痰、清腸利便的功效,能治食少、口寡淡、消化不良等癥狀。并且,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柚子的果肉中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外,還含有類胰島素成分,可降血糖,而品種以沙田柚、文旦柚為好。
適宜人群:有陰虛體瘦、消化功能減弱、心煩虛燥等癥狀者都較適宜,患有高血脂、慢性消化功能障礙的人也應適量食用。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很多水果被糖尿病患者視為“大敵”,而柚子卻是他們的“圣果”,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食用。
慎食人群:柚子和所有水果一樣,雖好但也不能食之無度。吃柚子也是有禁忌的,比如出現四肢浮腫、怕冷畏寒、腹脹、腹瀉、大便經常稀溏不成形等癥狀的人,就應少吃。
陳皮、橘紅和化橘紅
橘紅與化橘只一字之差,因而不少人對橘紅與化橘紅容易搞混淆,常常把化橘紅當橘紅。
“陳皮”與“橘紅”同來源于蕓香科植物柑橘(桔)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干燥后陳放三年才能叫陳皮。最好的陳皮產于廣東省江門市新會生長的新會柑,因為新會陳皮的內含物質和營養成分遠比其他地區出產的高,而陳皮的藥用價值就體現在這里。因二者加工不同分為陳皮與橘紅。柑成熟時采摘,剝取果皮,陰干稱為陳皮或橘皮。柑成熟時采摘,剝取果皮,去掉柑皮內部白色部分后,即橘皮去白留紅者為橘紅,經過曬干后就變成了中藥“橘紅”。橘紅就是陳皮的外層紅皮部分。陳皮之所以也叫橘皮是古人的叫法,雖然帶有個橘(桔)字,但并不是我們現在常見的南豐蜜桔、沙糖桔、貢桔等桔子的皮制作的,桔子的皮并不能當做陳皮使用,因為沒有陳皮里所包含的營養成分和豐富的黃酮類物質,使用橘子皮反而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很多人會把新鮮水果橘子吃完后,把皮曬干當做陳皮使用,泡茶、煮水、煮菜等,其實是非常不妥的。
化橘紅是蕓香科植物化州柚的外果皮或整個切片。化橘紅雖名字有“橘”,實際卻是“柚子”,而不是“橘子”,果實個頭較大,皮極厚,帶絨毛。化州柚是生成在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境內的一種獨有的柚。離開了化州市境內種植就不再是化州柚了。
↓化州柚(毛橘紅)
↓化州柚(藥材)
↓化橘紅(柚)飲片
檸檬果實呈卵圓形,多黃色,皮不易剝離。它的果實汁多肉脆,有濃郁的芳香氣。因為味道特酸,故只能作為上等調味料,用來調制飲料菜肴、化妝品和藥品。
檸檬產中國長江以南, 原產東南亞,主要產地為美國、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臘,故又稱為洋檸檬。
檸檬因其味極酸,孕婦最喜食,故稱益母果或益母子。檸檬中含有豐富的檸檬酸,因此被譽為“檸檬酸倉庫”。它的果實汁多肉脆,有濃郁的芳香氣。
檸檬性溫、味苦、無毒,具有止渴生津、祛暑安胎、疏滯、健胃、止痛等功能利尿,調劑血管通透性,適合浮腫虛胖的人群。檸檬袪痰功效比橙和柑還要強,吸煙者要多吃檸檬。檸檬越酸越營養,檸檬酸汁有很強的殺菌作用。
適宜人群:暑熱口干煩躁、消化不良者,維生素C缺乏者,胎動不安的孕婦,腎結石患者,高血壓、心肌梗死患。
慎食人群:胃潰瘍、胃酸分泌過多,患有齲齒者和糖尿病患者。
二、桔子、橘子、柚子、橙子、柑、枳、檸檬的前世今生
橙子是由橘子跟柚子雜交產生的品種
檸檬是由橙子和青檸雜交產生的品種
柑是由橙子跟橘子雜交后產生的品種
葡萄柚是由橙子跟柚子雜交后產生的品種
......
而象金桔、年桔、砂糖桔等均是由橘子與其它同類雜交所產生的優良品種。
現在的柑桔家族真是夠龐大的,那最初的品種是什么樣的呢?
通過幾代植物學家的共同努力,到了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們通過DNA分析法終于解決了這個問題:柑橘類有三個基本種,香櫞(yuán )、柚和寬皮橘才是真正柑橘家族三元老,其他都是由這三種雜交、進化而來的,分類主要是通過它們的形態特征,如下圖示。
香櫞又稱為枸櫞、枸櫞子,被認為是這三元老中最年長的種類。它們的皮厚度通常會超過果實的一半,可食用部分太少了。
大約800萬年前,整個柑橘家族很可能都起源于喜馬拉雅地區。
其中我國云南的西南部,印度的阿薩姆地區以及相鄰的區域是起源的中心。也就是說,世界上所有柑橘類水果的根都在這座著名的山脈之下。
到了距今600萬年前,一路向西的柑橘家族中產生了三元老之一的香櫞,而向南的行進路線上出現了柚子,向東的路線上出現了小花橙和金柑。向南行進的柑橘們,一路拼殺到了澳大利亞,在距今400萬年前,在澳洲生根發芽,衍生出了像指頭一樣細長的澳洲指橙。
在距今200萬年的時候,柑橘家最最最重要的物種出現了,那就是寬皮橘。可以迅速剝皮的物種,后來成為商品柑橘家族的核心——作為商品的柑橘類水果,可以跟柚子沒關系,可以跟香櫞沒關系,但多多少少都與寬皮橘有關系。
就這樣,柑橘家族的原生種類完成了在地球上的初步擴張。
據考證,直到公元1471年,桔、柑、橙等柑橘類果樹才從中國傳入葡萄牙的里斯本,公元1665年才傳入美國的佛羅里達。
香櫞(yuán )又稱為枸櫞、枸櫞子
至于柚子,從來就是食品。飽滿的水分,長久儲藏期都說明這是個完美水果。有人把柚子比作天然水果罐頭,意指其方便儲存。除了皮難剝,柚子還有一種特殊的苦味,這主要是由一種叫做檸檬苦素的物質引起的。實際上,如果你細品柑橘類的水果,就會發現它們多少都有這樣的苦味,只是輕重不同而已。
柚子
寬皮橘,果如其名,果皮相當的寬松。其實柚子和橘子在我國很早就開始栽培了,在《呂氏春秋》中就有“江浦之橘、云夢之柚”的記載,考古學的發現更是將橘子和柚子的栽培時間向前推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
寬皮橘
橙子是柚子和寬皮橘的天然雜交種,在人們發現雜交技術的之前,它們就在山崗上炫耀自己的果實了。考古證據顯示,早在公元前2500年,我國開始種植橙子。
而橙子被西方人認識,則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大概在14世紀的時候,橙子的被葡萄牙人帶回歐洲,在地中海沿岸種植。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造訪新大陸時,橙子才登陸美洲大陸,并且在那里找到了真正的樂土。雖然市場上眾多甜橙都以原產美國自居,不過這并不說明它們的老家就在美洲。這點倒是和中華獼猴桃從新西蘭留學歸來,變身“奇異果”身價倍增的故事頗為神似。
橙子
聰明的人類把香枸、柚、寬皮橘原始品種互相雜交,制造出“橙子、來檬”等新品種。
再把原始品種和新品種們互相雜交,又生出了“柑子、葡萄柚、檸檬”這些新新品種。
新品種、新新品種、原始品種等等相互雜交又產生了新新新品種,……
就這樣柑橘家族就走上了徒子徒孫“互相曖昧”的狂浪之路,無窮無盡,繁衍至今!
“柑橘家族”就此誕生!
可以說,除了枳和金橘外,橘子、檸檬、橙子、葡萄柚等常見的都是雜交出來的!
市場上常見的柑桔類水果
1、溫州蜜柑,主要產于浙江溫州。蜜柑屬寬皮柑橘類水果。果扁圓,風味濃,優質,退酸稍早
2、金秋砂糖桔,主要產于四川、兩廣和云南。高糖低酸,果皮薄且容易剝皮。
3、紅美人(愛媛28號),主要產于四川、浙江等地區。皮薄果滿,入口即化,著有果凍橙之稱。
4、南豐蜜桔,主要產于江西、廣西。營養豐富、歷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歷史,因其皮薄核少、汁多少渣、色澤金黃、甜酸適口、營養豐富而享譽古今中外。
5、金橘(金桔、金柑),主要產于廣西陽朔、融安、廣東地區、臺灣、福建。金橘的特點是果皮和果肉一起食用,還可以作為觀賞盆栽,可食可觀。
6、椪柑,江西有諸如靖安,全南,湛田井源等知名椪柑生產基地,浙江衢州,有中國椪柑之鄉美稱,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也是著名的椪柑產地、湖南瀘溪、四川青神。
7、貢柑(皇帝柑),種植地理位置主要以兩廣為主。
8、W默科特,果形扁圓形,果實底部較平,果皮紅色艷麗且質地較細膩,果實外觀非常吸引人。
9、贛南臍橙,贛南臍橙已被列為全國十一大優勢農產品之一,榮獲中華名果等稱號。
10,沙糖桔,其酸甜的味道,備受喜愛,只能在兩廣地區種植。
11、馬水桔,桔果皮光滑較薄,皮色橙黃
12、春見(耙耙柑),果皮黃色,多汁無核。
13、大雅柑,高糖、肉質細嫩、品質優
14、不知火(丑柑、禿頂柑),味極甜,糖度可達14~18度,果肉清脆,咬在嘴里清脆化渣,風味極好。
15、沃柑,果皮光滑、橙紅色,果肉細嫩化渣,汁多味甜。
16、茂谷柑,果實中等大,外表光滑、橙黃色、果肉橙紅色、果汁多,酸甜適中、風味極濃。
17、沙田柚,肉爽脆,味濃甜。沙田柚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還具有健胃、潤肺、補血、清腸、利 便、消食、解酒毒等功效。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