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冷眼旁觀說喇嘛”)
行者無疆tj 文/攝影
西藏有藏傳佛教寺廟1700余座,僧尼4、6萬多人,活佛93人,信眾13萬人以上。在藏區(qū)藏傳佛教是傳承、是生活、也是文化。
在西藏,幾乎隨處可見上穿“堆嘎”(坎肩),下著“夏木特”(僧裙),身披“查散”(袈裟),足蹬“夏蘇瑪”(僧靴)的喇嘛。那種暗紅色,不管是在白色的雪山下,還是在黃色的油燈旁,抑或是綠色的草原上,都是那么醒目,似乎千百年來不曾褪色。
我雖然五次進藏,參觀寺廟,接觸喇嘛,看那些宗教活動,但終歸未能深入其中,難以窺其堂奧。但冷眼旁觀,也會有些感覺,讓我了解西藏,熟悉喇嘛,感知藏傳佛教。下面是我印象深刻的幾個場景。
記得2001年,住在珠峰腳下的絨布寺。天剛亮,鐘磬徐響,誦經(jīng)可問。我起身到寺中散步,一個俊秀的小喇嘛,正灑掃佛堂,添加酥油。見我走來,燦然一笑,十分天真可愛。一會兒,他肩扛兩部經(jīng)文,手提酥油壺,輕盈地下樓而去。我望著背影問是何經(jīng)卷,小喇嘛回眸一笑,眼光亮的心酥,他高聲回我一句“丹珠兒”。
晚課已過,時近黃昏,喇嘛們圍著寺廟轉(zhuǎn)經(jīng),那是大經(jīng)堂的后墻,寬厚而高聳,橘紅的顏色粉刷至頂,雖濃重但不失溫暖,有暮鴉飛過,丟幾聲聒噪,廟宇添了些許寧靜。一位年長的喇嘛緩步走來,在那墻下躬身站定,慢慢將額頭抵向墻面,眼睛微闔,默禱有聲。少傾,轉(zhuǎn)身離去,那額頭觸摸過的地方,一個圓而發(fā)亮的印跡,深嵌在紅墻的余暉中。
一條暗道幽靜而深邃,屏蔽了上面經(jīng)堂的唱誦。地上鋪著石板,年深日久,被人們的腳步磨得光滑,濕漉漉的,在昏暗中泛著微光。一臂的寬窄,伸手可及的高矮,看上去略顯逼仄。在這一時封閉的空間里,人的感覺被瞬間收束,壓縮成一種欲望,會向著遠處那團光亮疾行。當隱約望見有紅衣喇嘛在接引,便是如釋負重的解脫,進入那團光亮,已是寬敞高大的經(jīng)堂了。那種隱喻和暗示的設(shè)計,讓我銘記這段行程。佛就是光明。
我所見的這些喇嘛,目光里的純,笑容里的真,都源于心里的善,那是佛祖的感召,那是慈悲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