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南方,雖然已經進入了冬天,但天氣卻總是不那么盡如人意。大霧,外加蒙蒙細雨,一派陰沉的氣息。不過,陰沉的氣息并沒有遮蓋住某個群體的熱情和激動,他們就是被選中參加烏鎮“第三屆互聯網大會”的志愿者們。
可能是因為近水樓臺先得月吧,每年的互聯網大會都會面向浙江省各大高校招募志愿者,我們學校也不例外。今年又有很多校內的同學通過了層層面試加入了志愿者的隊伍。這其中,有我熟悉的,也有我不熟悉的。但對于他們,我保持著同樣的羨慕之情,還有滿滿的遺憾和不甘心。
今年的互聯網大會,我也報了名,想要去現場當一名志愿者,感受一下現場的氣氛,同時也為自己的大學生活再填上獨一無二的一筆。只可惜,我在海選的時候就被刷下來了??上攵?,見到自己的同班同學親臨現場,我是多么的羨慕。
其實,每當這種時候,我自己的心里就會冒出來一點點“事后諸葛亮”的心態。內心被滿滿的失落感占據,隨之而來的就是對自己以前生活中的不足的遺憾和感慨。
“早知道這樣,就多去做做志愿活動了;如果當初我的英語能夠學得更好,最起碼保持著高中的水平不下推就好了?!?/p>
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感覺吧。當某一件事情失敗了,或者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效果時,內心深處就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所謂“后悔”的心態。
好后悔自己當初沒有換一種方法,亦或者“如果當初這樣做就好了,我就能有更好的結果”諸如此類的話語。就好像得到仙人點化的孫猴子一般,一瞬間頓悟。
我們經常再生活中說著如果當初,只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后悔藥可賣,而我們的人生,也沒有如果。
舉個例子,考試時按照自己的直覺寫下了答案,交卷之后卻發現自己看錯了題目,即刻陷入一種無盡的自責之中:如果當初看題目看得更加仔細就好了;學校社團招新,一大批“小鮮肉”爭先恐后地挑選著自己喜歡地社團,歡天喜地地奔走于各個社團活動中,而已經失去參加社團機會地“老臘肉們”,看著那些活潑的身影和多彩的活動,開始在內心感慨:如果當初我也參加了這個社團就好了;馬上就要畢業了,翻看自己的成績單,整理自己這四年以來取得的成績,卻發現自己什么都沒有,沒有證書、也沒有作品,可自己身邊的大神卻比比皆是,隨即如同跌入萬丈深淵:如果當初自己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比賽就好了。
原來有機會的時候不去做,等你發現的時候,卻已經晚了。
我們常常說著如果當初,常常陷入我們自己設置的“如果”的假想當中,卻忽略了,它僅僅是一種假想;我們經常想著當初應該怎么做,在乎著當初的做法有哪些需要改進,卻忽略了,我們是在用現階段的想法去回憶當初,這本來就是不符合常理的。
《大活西游》中有一句經典臺詞:
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好好珍惜,直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我愛你,如果非要給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至尊寶一副發自肺腑的表白,感動了紫霞,同時也感動了銀幕前的觀眾。只可惜,至尊寶說的這一切只是個假設。
過去的感情,已經成了過去,老天爺也沒有那么多的機會可以給予每一個人。與其用現在的想法來對過去的事情做無謂的彌補,倒不如抓住當下,用現在的想法,去盡力執行現在的事情。
每個人都沒有預見未來的能力,而穿越時光回到過去的事情也只存在于故事里。在我們一生的時光當中,當初的事情已經成為過去,未來的事情還是那么的虛無縹緲,只有現在,才是真實存在著的。
與其一個人在那里傷春悲秋,把自己束縛在如果當初的枷鎖之中,不如從那里釋放自己,抓住我們能夠抓住的,做我們現在能做的,這樣不是更好嗎?
因為有了因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說何必。
我常常在想,如果當初我們真的對自己做的事做出了改變,那么現在的我們是否會存在?如果這樣以后,現在的我們已經不再是我們,那又會是什么樣子呢?
當然,這一切,也僅僅只是如果?,F在的我,正抓住現在的一切,做著自己要做的和想做的事。既然當初已經無法改變,那我選擇過好當下的生活,選擇在現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
雖然不知道會有什么養的結果,但最起碼,這樣的做法,不會讓以后的我,出現和現在同樣的想法,也不會在糾結于“如果當初”這個問題了。
握不住的沙,干脆揚了它。
這句話我第一次讀到是在初中。當時很喜歡來著,現在卻覺得它實在是一句很非主流的句子。但是,說的挺有道理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