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聽圈媽的《拖延心理學》,聽的我直拍大腿,這分析的不就是我嗎?赤裸裸的全中!
拖延癥往往會讓一個人經常性的不能完成任務,耽誤時間浪費精力。而且今天的事情拖明天,明天的事情拖后天,周而復始,一直持續焦慮和緊張狀態中。不僅對工作學習不利,對身心健康也有極大的危害。每天晚上臨睡前都下了一大堆決心,可是第二天依然渾渾噩噩,寧可躺在床上刷手機,看無聊肥皂劇,也不去行動。晚上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責,繼續痛下決心。周而復始,我都開始厭惡自己。痛定思痛,我要改掉拖延癥這個壞毛病。
我決定從設定目標開始做起。把要做的事情列一個“to do list”清單,把未來一周要做的事情都寫到清單上去。大事情項下列上步驟,每一步怎么做,每一步要在什么時間完成,都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要求。如果不能完成,要給自己定一個相應的懲罰措施;相反,如期完成或提前完成要給自己一個獎勵。針對這個懲罰和獎勵,我給自己設立了一個“包包基金”(此處請不要嘲笑),每完成一項工作,包包基金里存入二百元,反之,則扣二百。我覺得,這個對我來說比較有效果。
另外我深深明白,自己單槍匹馬戰斗可能遠不如團隊合作來的更合適。那么找一個人,互相監督對方吧。我推薦室友也聽了圈媽的課,并且說了大概思路想法,兩人一拍即合,我們互相了解對方的任務,用監督的方式督促對方完成任務,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完成應該做的。
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克服拖延癥從現在做起!
2017,跟著圈媽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