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是個美好的年齡,結婚剛剛好,談個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也剛剛好。單身的23歲就沒那么幸運了,雖然七大姑八大姨暫且還不會來催婚,但是,同學聚會時,左邊的同學帶著男盆友,右邊的同學帶著娃,唯獨你左手牽右手,這酸爽,也是沒誰了。
我的大學舍友,一群可愛的姑娘,也基本沒男盆友。恨嫁的姑娘們在群里爭著吵著求介紹,嚷嚷著只要是男的。抱著解決舍友單身問題為己任的決心,好歹介紹了一個,發了張圖,又嫌太成熟,叔叔叔叔的打趣一番,便不了了之。過段時間,如果某女在群里仰天長嘯一句:今天看到了一個帥哥哦。恨嫁的熱門話題又會被重新置頂。
23歲的如花姑娘,本應不愁沒人疼,沒人愛,再不濟,還有終極一招,相親。23歲的可愛姑娘,最不缺的就是相親對象。我有一個同學,在今年結婚之前,相親次數至少50次。所以,單身的23歲,遠遠不止單身那么簡單,或者心里有一個不能說的秘密,一個不能在一起的人。或者曾經被深深傷害過,難以重拾愛的勇氣。
在這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光陰里,我們總是在相遇別離間輾轉,在高低沉浮間等待,在月缺月圓中徘徊,在經歷和丟棄的同時,也在撿拾。總之,23歲的單身,是一群有故事的女同學。
不知為何,一想到這個話題,瞬間覺得自己蒼老了50歲,如一個滿手老繭的的白發老人,總試圖讓自己筆下的文字更輕快一些,往往寫出來更顯滄桑。
一幕幕愛恨情仇,聚散離合,看似荒謬,卻沉重得真實。
片段一:一個未婚先孕的女子,男子為了傳宗接代,與女子結婚,如今幾年不到,兩人由于性格不合,準備離婚。
片段二:某位父親以死相逼,威脅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所謂的好男子,N年后父親早已不在人世,女子與男子離婚,后來為了兒子又復婚,雖然兩人的感情早已消散殆盡。女子說:在這件事上,我一輩子都不會原諒父親。
片段三:一有錢男子只按月給自己的妻子2000元,并且女子對男子的經濟存款絲毫沒有知情權。兩人在家時基本不說話,形同陌路。女子說:陌生人有時候看見了還會笑笑。
或許正因為如此真實,才令人心寒。心寒不只為了他們的境遇,也為了越來越無跡可循的真情。
越來越值錢的真情,讓人越來越沒有安全感。我忍不住思考一個問題:結婚到底是為了什么?愛?傳宗接代?還是困住一個人?前段時間在茶樓里兼職時,聽別人聊天說:某某現在收心了,至少每天都回家了。(某某現在50左右)算作25歲結婚,用了25年的時間等待一個人收心,實在不知是該高興還是悲哀。驚訝,失望,無奈,換作了心底擲地無言的一聲“呵呵”,風一吹,消散不見。
見了太多,失望太多,缺失的安全感讓我更加堅信:一個女子希望在婚姻里得到的,一定要有能力自己給自己。那些無處安放的青春,既然無處安放,就穩穩地揣在自己兜里。
所以前段時間,我跟開明的麻麻說:30歲之前不要催婚。這不是對愛情的排斥和放棄,只是,我需要足夠的時間來使自己變得強大,強大到可以一個人生活,強大到可以面對失去,強大到可以不將就,靜靜的等待真愛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