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鼓鼓囊囊的書包和行李箱,真是有種負重累累的感覺――我拿三毛的這句話嘲笑自己,把行李又精簡了一遍。看著變少的東西,我莊重地在最后的最后,把一個罐子放進了行李箱。
其實每一次的遠行,都會為那些行李犯難,而且總是花掉很多時間來下定決心舍棄。生活必備的當然不能落下;應季不應季的衣物必須帶上;這本書還沒有看完,這一本詞典或許以后會用的上;朋友送的禮物,可以拿去當做念想,要9是突然有一天思念病犯了怎么辦;奶奶煮的紅薯干,可以讓室友們嘗嘗看,家鄉特產哎……還有一堆雜七雜八的東西:小時候在英子家門前撿的石頭,一段繩子,街上買來的風信子,鑰匙扣……所以這樣下來什么都要帶上,結果我望著它們心里就起球了(假設我的心是棉花做的~)
說到底還是自己太放不下,一個是正正經經考慮和自己現在有關的,一個是對過去的念念不忘,一個是給不定未來做了該死的預期。我想到兩個詞:執念,業障。(也許我以后可以學點相關的佛教知識呢?普度我吧,神啊!)
世俗如我,恐怕現在還是沒有辦法做到瀟瀟灑灑一去不回頭的輕裝上陣嘍!不過我還是一直喜歡極簡,喜歡“斷舍離”這樣干干凈凈利利落落,時不時就放空自己一下,偶爾出發前也像今天一樣嘲笑自己:有什么東西要跟你一輩子喲
還有一樣東西是我每回在新地方安居的必備,我到哪里,哪里就會有它在陪伴我,它不說話,也不漂亮,也不能在商店買到,可是它會安慰,盡管它總是被它孕育的東西掩埋了光輝,可是它給我安慰,踏踏實實的安慰,是一種給大路給遠游客的安慰――養育我到如今的大地呵,請讓我帶走你的一點泥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