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是急躁很久很久了,今天早晨做記錄的時候,覺得不太一樣。我不再想著速速寫完,然后做別的事情,而是沉浸在這種書寫中,這才是我想要的感覺。
大概是三個星期前吧,我開始把每天早晨看專欄作為一項日常來做,所以做記錄就變成急躁的事情,得趕快寫完然后做筆記啊。
總結經驗,我覺得是這樣的。
1.對新加入的事件一定要保持足夠的警惕,注意它給其他事件帶來的影響。
Ex 看專欄之于做記錄
單純做記錄,我覺得生活很安逸并且悠哉游哉。但做記錄之后再看專欄就不是,我得很快完成記錄,開始下段事情,就草草結束。
我記得在《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里邊的那句話,“急躁對于二十世紀的人來說,是最不該有的品質,一旦你急躁了,就表示你想要很快把當前事情做完,你就不關心它了。”
這樣來看,新事件影響的不僅是時間投入加大,也通過前后關系影響別的事件,這是我以前沒有發現的。
2.時間分配好,注意有得必有失。盡管上個星期我剛說出“失在得前”這樣的話,我還是會忘記。要是給每件事分配一個固定的時間就會好多了吧
3.不接急活兒,這是從李笑來老師那里學到的。
4.對于從未接觸的事,一定要看下教程才開始做,否則得摔跤。做一件事情,先看懂,再行動,邊看邊行動可能會忘記看
Ex 做大魚號的視頻:看教程
做了5個上傳后,發現清晰度不夠,而且底稿也刪掉了,沒辦法,重來。還有錄視頻的時候,本應該多看看教程的,然后分段錄,就不會因為后邊的小段錯誤,前邊所有的都重來,多蠢。有些快就是得不償失,你知道的吧。
Ex 昨夜用“私人董事會”模式解決問題:先看完整教程,再行動
已經互相提問了幾個回合,才知道自己并沒有按照流程走。那篇模板是我整理出來的,而且發給同伴們看。我以為自己是懂了,但其實我寫都寫不出來。在第二回莫莫提醒我的時候,我發現我又犯錯了,我只是看了前邊錯過的部分,后邊的沒有看。這是很糟糕的事情,本來用五分鐘就可以完整的解決掉,但我還是急躁的直接開始,于是走入錯路。
最近新加入的事情挺多的,自然是忙不過來。所以,我又是貪多了。而且貪多之后就容易過高估計自己,就求快,于是就跑偏或者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