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品牌的孵化器和VC,都在做播客
以下是國內外在制作和推廣原創內容和品牌的孵化器和VC:
- A16Z:粉絲數(18.8K),節目數(268集),單集播放量(30K),峰值播放量(82.3K)。
- Y Combinator:粉絲數(3.26K),節目數(49集),單集播放量(12K),峰值播放量(25.2K)。
- 瘋投圈:節目數(5集)。
- ONES Ventures:粉絲數(524),節目數(32集),單集播放量(1K),累計播放量(70418)。
- Stories:粉絲數(1131),節目數(45集),單集播放量(300),峰值播放量(29106)。
** A16Z:硅谷創投圈最高產、播放量最高的播客節目**
A16Z成立于2010年,由Marc Andreessen和Ben Horowitz共同創立,位于硅谷沙丘路。短短幾年已經躋身硅谷最頂尖的風投公司之一,投資案例包括:Skype,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Foursquare, Pinterest, Airbnb, Fab, Groupon和Zynga。
Marc Andreessen:Mosaic瀏覽器,網景公司創始人,風險投資人
Ben Horowitz:Opsware創始人,作家,風險投資人
A16Z從2014年開始制作原創品牌播客節目(就叫a16z),保持基本每3天1更的高頻。
** Y Combinator:孵化器與沃頓商學院合作的播客節目**
品牌類播客節目:Startup School Radio,節目在著名的沃頓商學院舊金山分校的商學院電臺錄制。節目的嘉賓是YC投資項目的創始人,或YC的合伙人。內容涉及創業項目背后真實的故事,以及有關創業、產品、增長或融資相關的建議,首播于2015年5月。
Aaron Harris:主播,也是YC的合伙人之一,Tutorspree(2011年YC孵化項目)聯合創始人。
** 瘋投圈:每期剖析一個行業新動向**
一檔為創業者、投資人、分析師,以及任何對創業、投資有興趣的人準備的播客節目。每期節目為聽眾深度解剖創投行業新動向。主要由昂若資本和豐瑞資本支持。
Rio:主播,昂若資本合伙人,前知乎工程師
內容涉及:出口電商、SaaS、互聯網金融、體育創業、網上家居。
** 遲早更新:有關科技創新、生活方式和未來商業**
一檔以科技創新、生活方式和未來商業為主要話題的播客節目,也是風險基金ONES Ventures內部關于熱情、趣味和好奇心的音頻記錄。希望通過這檔播客,能讓熟悉的事物變得新鮮,讓新鮮的事物變得熟悉。
任寧:主播,ONES Ventures合伙人,設計師,翻譯計劃負責人
槍槍:主播,ONES Ventures合伙人
** 大可瞎聊:一檔沒有名氣的播客節目**
一檔關于科技、互聯網和無所不在的知識趣味的播客節目。在其中,我們對早期創業項目、天使投資和孵化器進行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但除此之外,我們也會聊點別的。
梅老板:主播,Stories孵化器創始人,小村資本合伙人,《如何定義孵化器》作者
邵佳琪:主播,蔥油科技首席運營,頭條號作者,數碼圈達人
2. 以YC為代表的投資機構,進入全媒體品牌推廣時代
傳統的投資機構,品牌推廣的目的主要為了募資,做法是增加在各種大賽和論壇活動中的曝光量,或者和公關公司合作。公司品牌優先,個人品牌其后。而一些新成立的基金,卻在招募更多的PR專員、開發專員和科學家。(2016年中,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和計算機視覺實驗室負責人李飛飛教授正式宣布接受a16z的邀請,成為a16z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杰出訪問教授。)
傳統的VC和投行,我們一定叫得出機構品牌的名字,但可能很難叫出內部具體哪個合伙人的名字。而如今,我們看到越來越多VC機構的合伙人從幕后走到臺前,參加各類分享活動,接受電視/電臺的采訪。增加自己的曝光率,從而增加自己基金的曝光率。
接下來我們以YC為例,看下這家每期項目招募收到5000+申請的投資機構,是如何利用全媒體做自身品牌推廣的?
渠道主要分三類:1、原創內容主導的線上渠道:博客、書籍、播客,2、自有品牌主導的線下活動:活動,3、自己開發運營互聯網產品:產品。YC在線上各渠道傳播的內容,大部分都是自己原創的。內容承載的形式有:文字(博客/書籍)、音頻(播客)。我們一個一個說:
- 博客:內容包括YC所有合伙人的文章,對YC投資項目的最新介紹等。YC在2015年末還啟動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獨立博客:Macro。這是一個實驗項目,由主編Colleen Taylor負責。Macro主要用來沉淀深度思考過的內容,以及YC投資項目背后的故事,而不會跟風事件性的內容。
-
書籍:創始合伙人Jessica Livingston出版過2本書,前總裁Paul Graham出版過3本書,現總裁Sam Altman出版過1本書。還有從第三方視角深度剖析YC三個月創業集訓營整個過程的書籍(The Launch Pad)。
Jessica Livingston:Founders at Work, Female Founder Stories
Paul Graham:On Lisp, Hackers and Painters, ANSI Common Lisp
Sam Altman:How to Startup a Startup - 活動:YC主導的線下品牌類活動:Startup School。目前已在東部的紐約,西部的硅谷,以及歐洲等地成功舉辦。持續一天的免費活動,其中你將能聽到來自創始人和投資人的經驗分享。部分嘉賓很少參加公開活動,往屆的分享嘉賓有:著名天使投資人Ron Conway、Facebook創始人Mark Zuckerberg、Instagram創始人Kevin Systrom、LinkedIn創始人Reid Hoffman、Groupon創始人Andrew Mason、Jawbone創始人Hosain Rahman。
- 產品:YC旗下的實驗項目:HackerNews,一個專注于程序員開發者的社區平臺(新聞站)。
- 推薦:當然,最重要的還不能忘記。歷屆YC投資畢業的優秀項目,也會推薦身邊優秀有潛質的創業者和創業項目申請加入YC。這樣會形成雪球效應,優秀的項目會吸引其它同樣優秀的項目。
- 播客:上文已有介紹。
簡單總結,YC充分利用了全部載體(文字、音頻、視頻、活動)推廣機構品牌,全媒體品牌推廣的時代已經到來。
3. 以音頻為載體的播客,在品牌推廣中的優勢
首先,從載體上看,以微博為載體的文字內容,深度比較淺是問題,但優勢是傳播面更廣。以博客為載體的文字內容則反之,傳播面比較窄是問題,但內容更有深度。為視頻為載體的內容,可以添加更多的娛樂元素,更適合傳播一些我們所謂比較濕的內容。以音頻為載體的播客,從制作的時間成本和財務成本上看,正好介于文字和視頻中間,所以更加適合傳播帶有一定濕度的干貨內容。既不會太無聊,也不會太干。
其次,從使用場景上看,技術類和創投類內容的消費群里,大都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這些城市存在的一個很大問題是:交通擁堵(人們每天在通勤上都花很多時間)。但恰恰播客的崛起,和一線城市的交通逐漸擁堵正相關。上下班通勤的過程中(汽車和地鐵),是收聽播客非常好的時間。人們堵車的時間越多,收聽播客的時間就越多。一副耳機,一個車載音箱,帶你隔離周圍喧囂的人群,進入另一個虛擬的環境空間。
最后,這幾年隨著播客行業的二次崛起(第一次是蘋果初發布Podcast應用時),人們發現除了傳統的占領眼球的生意(注意力經濟)之外,占領耳朵也慢慢逐漸變成一門生意。隨著硬件終端的普及,UGC和PGC內容的增多,用戶接受程度的升高,播客正在逐漸從邊緣變得主流。
注意力經濟:今時今日,注意力經濟主要關注的問題是:如何使消費者接受廣告。傳統媒體廣告人遵循的模式是四部曲:關注,興趣,渴望,行動。在勸導消費行為中,第一步的關注是最重要的。鑒于現今傳播廣告的成本很低,消費者接受到的信息遠大于其所能吸收的,消費者的關注度成為了稀缺資源。
簡單總結,1、播客更適合傳播帶有一定濕度的干貨,2、人們收聽播客的場景在逐漸增多,3、播客這件事情正在變得主流。
4. 播客對于VC和孵化器的實際意義
意義-1:機構前端品牌建設
播客內容是原創的自有內容,是機構拿來做品牌推廣的獨一無二的最佳素材。舉例來說,Y Combinator通過播客不斷曝光自家投資的項目,做廣告幫助吸引下輪投資機構。
另外,如果主播同時也是機構的投資負責人,在節目過程中能夠表達對細分領域的獨特觀點,也會讓聽眾覺得這家機構對行業有自己的理解,留下深刻、專業的印象。
這層意義上,播客對于投資機構來說,是為自家已投項目打的廣播廣告。
意義-2:項目后端跟蹤服務
項目投資前,機構肯定對行業有整理的理解。但實際上,在項目投資后,項目和行業也在持續發生變化。除了定期對業務和財務的跟蹤之外,播客是一種軟性的項目跟蹤方式。幫助持續性地理解項目和行業,給出對應的幫助和服務。通過不定期播客的形式,交流項目和行業整體正在發生的變化,背后的原因,應對的方法,未來的走向。
舉例來說,A16Z就有大量的內容,是記錄機構內部合伙人,以及他們投資項目在參加活動過程中對于行業的思考,以及現場回答的問題。
這層意義上,播客對于投資機構來說,是為自家已投項目制作的音頻紀錄片。
5. 我們應該如何操作?
那落實到具體的孵化器和VC應該如何應對,我們覺得需要考慮的有三點:人員、時間、預算。
- 人員:內容團隊、制作團隊、推廣團隊。VC和孵化器的優勢是人脈,可以邀請到行業里最優秀的人,所以不缺分享嘉賓。而制作和推廣部分,可以交給專業的團隊去做。
- 時間:VC的主業在投資,孵化器的主業在服務。所以不要花太多的人時在播客上。
- 預算:四個字,量力而行。
簡單來說,孵化器和VC的主業在服務和投資。對于播客這件事情,只要上游抓好嘉賓和內容輸出,之后制作、傳播和商業化的事情,可以交給專業的第三方團隊去做,不要分散太多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