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到公眾號“十點讀書”上的一篇文章《麥家一封家書看哭董卿:人最大的教養,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是的,這個標題,尤其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吸引了我。
這個標題讓我想到了我自己,春節在家的時候,對爸爸的一些問題頗有微詞,于是我就延伸到:這么多年了,老爸真是一點都沒有變,為什么一個人會這樣?帶著這樣的不滿,我一直也沒有跟他多講一句話,后來開始上班了我也不跟他打電話、聊微信了,只是通過在家的妹妹了解家里的情況,偶爾跟媽媽會有一些交流。
在家里的時候我看到某些方面確實很生氣,但是漸漸地,就變成了我在抑制自己想要跟他們聯系的沖動。
3月份,不到一歲半的小外甥先后2次住院,在此期間,一家人都很擔心,尤其是妹妹。看到妹妹的狀態之后,我自己就在思考:我到底是為了什么生爸爸的氣呢?有必要嗎?
后來自己想明白了,確實是沒有必要,所以也就沒什么事情了,還是正常的溝通、交流。
(不得不說,只有在父母那里,才可以讓我們隨心所欲,而他們,也是真的不計較。)
我有一個學生,跟家里的關系很糟糕。爸爸是個非常成功的商業人士,但是在孩子教育以及孩子與父母的關系方面,還是無能為力。一般情況下,這位爸爸都是恨鐵不成鋼想痛打一頓他,但又怕孩子真的受委屈了。
這個小孩呢,不怎么跟爸爸溝通,完全拒接跟媽媽溝通。為了更好的照顧妹妹和他,媽媽全職在家,他認為媽媽是廢物。自己在學習方面也完全無所謂,準備出國,但是托福學了1年、考了一年,成績都穩定在60-70分之間。
我看完上面那篇文章之后,發給了這個小孩,我希望他認真看看(這里講的是麥家與父親關系很糟糕,但是后來父親生病完全認不出他了,他非常后悔自己的倔強……),他給我回復的信息是:我笑了。
我不知道這個孩子是以一種怎么樣的心理在看待這件事情。但是我由衷地希望:有一天,在一切都沒有轉圜的余地的時候,你不要為自己現在的行為后悔。
以上寫自2019.4.27
前幾天爸爸繞道過來佛山看我,年近而立,我第一次單獨跟爸爸一起吃火鍋、吃飯,慢慢地、靜靜地躺著聊天,這種感覺真的很好。我的爸爸媽媽都非常普通且樸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完全跟“完美”不沾邊,但是他們對我和妹妹的愛卻不是完美可以形容的。父母能做到的已經毫不保留了,我還有什么可埋怨的呢?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