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場景”的思考

看完今天得到《超級個體》中的內容,最觸動的一個關鍵詞是“場景”。

剛巧上午也聽了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電視系主任孫振虎老師的一個講座,過程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關鍵詞也是“場景”。孫老師說現在互聯網界提出一個詞“場景革命”,還推薦了一本書是美國人寫的《即將到來的場景時代》。他舉例說有的財經節目,比如“精準扶貧”,當呈現過程中不太容易選到故事和人物,但有數據、有(扶貧)愿景時,就可以通過結構場景,讓數據可視化,在場景模式、場景渲染、場景傳播上做功課,讓傳統媒體優勢結合新媒體優勢,才能實現融媒體。

孫老師還談到他曾經問過一個美國紀錄片導演,覺得中美紀錄片最大的區別是什么?那位美國導演說:“中國的導演創作團隊里居然沒有美術”,孫老師說他現在越來越明白,那位導演當時其實指的就是結構場景的重要性。

知識的源頭是濃烈且聚合的,今天的《超級個體》中,也提到了“場景”這一關鍵詞,項目的4個步驟:客戶價值,商業模式,核心優勢和競爭力。好的“抽象創意”只有真正回歸到“具體場景”上去,才會引發真正的需求。

今天的內容給我的啟發是,“找到場景”類似于進一步細分目標,視覺化你能帶來的價值,借此找到真正的市場需求所在。然后,再結合核心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來源:得到《超級個體》專欄

學習把自己的幸福和成功建立在能力而不是運氣的基礎上。期待著下周的內容:專注自己能控制的,放手自己不能控制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