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同志故事
“我人生中只有幾個醍醐灌頂的瞬間
那短暫的瞬間里
寂靜淹沒了嘈雜
我更能夠感覺而不是思考
一切都顯得那么明晰
世界都顯得那么清澈
仿佛一切都物歸原主了”
—— 《單身男子》臺詞
這部被稱為最美的同志電影,改編自美國小說家Christopher Isherwood1964年撰寫的同名小說《單身男子》。
同性戀題材作品很多,大多帶著旖旎頹廢絕望的色彩去演繹溫暖或壓抑的同性愛情,帶著幾分爭議和攻擊性。
而這部影片很沉靜悠揚又憂傷的鋪開整幅畫面把人帶回60年代,安靜又和諧,仿佛是在演繹異性戀一般,非常自然的講述他們的故事。
1
影片講述著60年代美國洛杉磯一位英國中年男人失去相愛16年的同性愛人,大半年過去依舊沉浸在回憶中無法自拔,深深厭惡每個陽光明媚的早上。
決定死亡的一天,又發生一系列讓他重燃生活希望的故事。
奧斯卡影帝科林飾演的George有著英國中年男人的紳士,精致一絲不茍。他藏匿在世俗禁錮下的深情,一面是完美的成功人設,一面又有著深愛的同性愛人。從他的喉嚨里發出的每一個音節一板一眼又飽含誘惑。
沉浸在失去愛人的痛苦無法自拔,最終決定進行完美的自殺去了卻痛苦。他逝去的愛人jim年輕陽光果敢,對自己的一切非常確定,對同志的身份欣然接受。
一屋,兩人,兩狗。深夜蜷縮玻璃房的沙發上,中年男人看《卡夫卡》,年輕男人看《蒂凡尼的早餐》,小狗放松的躺在地毯下,壁爐內的火花噼里啪啦的作響,聽著悠揚的音樂,只言片語的聊天享受著溫情。
古板外表下的深情和年輕果敢的熱情碰撞,矛盾又如此和諧。
這樣的日子16年,從jim去世戛然而止。
對于同性戀來說最大的痛點無非是對方的葬禮不能參加,對方的手術單不能簽字。George面對愛人的去世痛苦卻不能參加葬禮,聲音嗚咽,泛紅的眼圈努力抑制自己悲痛的情緒,并依然禮貌感謝對方可以打電話告知消息。
死亡讓愛情永遠停留,也讓深情的人活在死亡里。
George像往常一樣,從頹廢變成完美的George,去熬過他嘴里“這該死的一天”。
抽屜里排列整齊的襯衫衣物,側面烘托主人公處女座規矩,注重細節完美的性格。
哪怕是寫遺囑的文具都是刻著姓名出自英國品牌Smythson,精心準備了自殺計劃,包括叮囑仆人死亡后領帶要打溫莎結,死亡姿勢也是換了一次又一次,去銀行整理存款,不斷地回憶想念著jim,去上課,去見老友。
突然打破計劃的才叫生活吧。
塞萬提斯說:“愛與死有一點相同,它不管你是否一切準備就緒,它想來就來,來便是一切已經安排好。只是你不知。”
去上課的George遇見了擁有清澈湛藍眼眸的少年,像jim一樣,年輕富有激情又帶著幾分邪惡。初見校園里的短暫交流,但依然沒有打消掉他的悲痛。
買酒給charley時的艷遇,不知道誰先迷到的誰。二人依靠在車尾處聊天,抽煙。長得如此妖孽的異國帥哥依然沒改變george的計劃。臨別前帥哥說:“你一定會遇到一個愛你的人的。”
george點頭。
晚上George去見他的知己的charley,她知道他是gay,但依然想和他在一起,每一個眼神望向他都是心事兒。他們一起聊天,一起抽粉色壽百年香煙,一起跳舞,一起回憶過去。
和朋友告別回家打算實行計劃,到家看到空落的房子,猛然間又想起了jim,打算喝杯酒來到了家附近的酒吧,遇見了白天里有著湛藍眼睛的少年。
kenny這種帶著三分邪魅誘惑的眼睛和毫不違和的年輕稚嫩對george來說簡直是致命誘惑。或許從kenny身上看到了jim的影子,一起喝酒,一起深夜去海里裸泳,一起回家過夜繼續喝酒聊天。
然后,自己看吧。
結局出乎意料又理所應當。
這部電影最好的地方即便是帶著死亡這種悲劇色彩,但依然讓你覺得它很美好,即便是死亡也是溫暖的。
2
不僅是一部電影,還是一部時尚雜志。每一樣單品,每一處光線,色彩的飽和,虛無的煙都恰到好處。
(這張讓我有種感覺好像是春光乍泄里面的哥哥和梁朝偉)
男主和jim的這段回憶,灰白色調看著像復古款手表和墨鏡廣告有沒有?
能把一部電影拍的像時尚服裝廣告一樣,每一個鏡頭都那么的考究,大概只有一個人能做到,就是Tom ford。他非常好的運用他的色彩美學,精雕細琢每一個鏡頭。
看上面的劇透大家可能發現只要是男主和人在一起時色調就是暖色的,把主人公的內心溫度彰顯出來,獨自一人時就會是寂寥的冷色調。
以及運用大量的近景人物面部特寫,嘴巴,眼睛,更加貼近george的內心,看到他眼睛看的世界。
整部影片可以說這很Tom ford。
是他一貫的性感角度,彰顯情欲卻不色情。無論是刻板保守的george,還是如春藥般的男二三四。
Tom ford這個情場老手深情起來撩撥眾人。結尾處有這樣的一個鏡頭,“For Richard buckley ”,《單身男子》不僅是他執導的電影,更是Tom ford送給他同性愛人的私人情書。
3
關于Tom ford,不會拍電影的設計師不是好創始人。
玩轉時尚的鬼才跑去拍電影,誰說設計師不能拍好電影?
他從助理到的創意總監,幫助Gucci逃脫LVMH集團的吞并。之后出任YSL創意總監。2004年離開專心經營個人品牌Tom Ford,也就是那個讓姑娘們吃土的TF口紅,包括007男主的每套帥的炸裂的西裝,性感撩人的香水等等,出自Tom ford。
Tom ford被稱為全球女性最愛的gay,最美同性戀人,還是沒有之一那種。
(還是讓十三婆每月吃土TF口紅創始人)
▼
他們的故事
gay圈本身很亂,tom沒遇見Richard時就是妖孽一枚,是圈內有名的情場浪子。性感又豪放不羈,Richard就是上天派來收妖的大神,氣場全開的tom在Richard面前居然有那么一點小鳥依人的意思。
(tom ford和Richard buckley)
“Richard非常的英俊自信,他的眼睛不是藍色也不是灰色,更接近銀色。”tom眼里的Richard。年過60歲的Richard瘦弱皮相垂垂老矣卻氣場十足,優雅如初。
很多人看不好他們的戀情被媒體津津樂道,相遇那年tom25歲,Richard38歲,年齡差13歲,tom在一次采訪中說:“第一次見到他,就知道和我結婚的人一定是他,就好像有了心靈感應一樣。”
(Richard從小帥到老啊)
他們的感情路上并非一帆風順,在一起三年Richard被查出患咽喉癌,讓Richard很感謝tom的是,當時很多媒體或是朋友都認為咽喉癌是假,艾滋病才是真的。大家勸誡Tom離開他,還年輕。Tom很生氣的和很多人斷了聯系,一直不離不棄的陪在老爺子身邊。
和Richard相愛的24年,有20幾年在抗癌路上,我想《單身男子》對愛人死亡的痛苦和恐懼會影響著tom,才會有影片對原著那么深又準確的把握。
tom曾說《單身男子》這本書在他20幾歲遇到,第一次讓老爺子閱讀,老爺子拒絕看;第二次把《單身男子》劇本給老爺子看,老爺子睡著了;第三次老爺子看完放聲大哭。
曾不被看好的愛情誰也沒想到一走就是24年,并且已經結婚,如今也有了共同的兒子。大概只有男人才更懂男人,男人和男人之間才更接近愛情吧。
電影的結尾雖說以死亡收場,依然覺得幸福感滿滿。
同時也留下了遐想空間給大家。當主人公心臟病發倒下,停留的幾分鐘,可以理解其實他有時間呼救kenny的,但并沒有這樣做。也可以理解無法呼救,具體哪一個看官你說的算!
Tom的開頭結尾處理的很有趣,前后呼應,開場george親吻死去的愛人,結尾處jim從遠方走來親吻他,帶著笑意生命結束,像是輪回。
“and just like that it came!”
影片最后的一句臺詞
全片,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