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睂ξ叶裕瑩碛性娨馐澜绲牧硪环N方式便是讀書。
且不說讀書和不讀書有什么本質的區別,且不說讀書是否可以改變命運,且拋下這些宏大的觀點。從內而言,我覺的讀書能讓我的內心更加豐盈;能讓我看到更大更廣闊的世界;能讓我感受更多彩的人生。
那么今天,也給愛讀書的你們推薦幾本書,這些書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希望你們也會從中受益匪淺。
1.《呼蘭河傳》
走吧,還是走。若生了流水一般的命運,為何又希求這安息。
《呼蘭河傳》是我讀的蕭紅的第一本書,沒想到初次相遇就給我太多驚喜與感動,她的文字猶如一塊磁石,深深地吸引著讀者??鞓返墓P調給人無限溫暖,悲憫的筆調帶人無窮深思。
蕭紅,是我國近現代女作家,原名張乃瑩。"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她用特有的細膩,敏銳的感悟力,捕捉被人忽略的生的意義,其作品無不灌注性靈智慧。
《呼蘭河傳》寫的是呼蘭河村的點點滴滴,作者從環境,習俗,人物,風景等一一道來,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她筆下的人物都是從生活里提煉出來的,不管是悲是喜都能和我們產生共鳴。
本書共有七章節,作者從天氣,環境,呼蘭河小城的方位,小巷,鋪子一一寫起,開篇給我們描述了東北的別具一格的天氣,“嚴寒把大地凍裂了。”接著講述了當地的習俗,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的情景。從第三章開始講述了祖父和她的童年生活,自家院子的花草果蔬,團圓媳婦,二伯以及推磨的馮外褲子的命運。
呼蘭河城,承載著作者兒時的記憶,有慈愛的祖父,有無憂無慮的童年,有悲歡離合的故事,有淳樸又愚昧的村民。回頭想想,每一天都是值得懷念的,每一個人都是值得紀念的。
推薦理由:《呼蘭河傳》是一部溫情的敘事小說,書中的人物都是活的,書中的故事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原型。閱讀此書頗受啟發,藝術來源于生活,寫作更需要用心從生活中提取。為每一天新的太陽鼓掌,為每一個細碎而零散的日子加油。
2.《活著》
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勢,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襲。
《活著》是余華的作品。余華,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77年中學畢業后,進入北京魯迅文學院進修深造。1983年開始創作,同年進入浙江省海鹽縣文化館。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響的十部作品。
《活著》的主人公是福貴,一個老農民遇到一位游客,由此回想起自己的過去,將他的人生經歷娓娓道來。
福貴原本是富家子弟,擁有百萬良田,身著綢絲緞,是不知人間的疾苦的浪蕩子。整日逛窯子,賭錢,結果堵完了家產,父親被氣死。再給母親買藥的途中,他又被抓去打仗。留下妻子和女兒,以及母親在家。女兒發燒未及時治療,成為聾啞人。兒子十二歲時意外死亡。后來母親,妻子也生病去世。只剩下懷孕的女兒和女婿,不料女兒生孩子時大出血死亡,女婿被鋼板壓死。剩下福貴和外孫相依為命,可是外孫又生病一個人在家,吃太多豆子撐死。
福貴就是這么看著一個個親人離自己而去,但他還堅持活著,活著為所有家人送葬。活著回憶家人的點點滴滴。
推薦理由:小說在歷史動蕩的背景上以貌似冷漠的語調,織就了一幅人性的掛毯。其冷靜的風格使讀者與福貴同甘共苦,當好運垂顧他時,我們會欣然微笑,當他遭受厄運打擊時,我們又會黯然垂淚。悲劇總是接踵而至,令人無法喘息。但就是這樣的悲劇,福貴依然堅韌的活著,依然內心充滿了愛。這就是生命的禮贊。
3.《平凡的世界》
有了希望,人就會產生激情,并可以義無反顧地為之而付出代價;在這樣的過程中,才能真正體會到人生的意義。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了目標并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作者路遙,原名王衛國,陜西清澗人。中國當代作家。路遙的小說多為農村題材,描寫農村和城市之間發生的人和事。1986年后,推出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1992年積勞成疾,在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后不久英年早逝。年僅42歲。
《平凡的世界》被稱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是一部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
《平凡的世界》講述了在平凡的日子里,人們過著不平凡的生活。小說主線由孫家兩兒子,孫少安,孫少平的生命軌跡展開。孫玉厚一家是雙水村比較貧窮的人家,家里有一位80多歲的老母親,四個兒女。
大兒子孫少安學習成績很好,可是只能回家當一個農民,扶持家里的老老少少,孫少平堅持上完學,可是在學校經常是最后一個打飯,因為總是吃黑面膜。在小說中,每個人的人生一層層被剝開,給我們道出了赤裸裸的畫面。
孫少安與心愛的姑娘相忘江湖,孫少平失去愛他的曉霞,潤葉經過多年婚姻的折磨,而后釋懷照顧了殘疾的丈夫,蘭花守著不務正業的丈夫,日日耕作在自己的田里,帶著兩個孩子,郝紅梅的丈夫沒壓死,成了寡婦,開著一家餃子館維持生計等等,路遙筆下的平凡的世界,就是一幅人生的畫卷。從生下來,活下去的畫卷。
推薦理由: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看完整本書,會讓你重過一遍人生。書中的每個人都活的不容易,但是每個人都熱情地擁抱生活,都在生活的激流中越挫越勇。如果你的生活,倦了,累了,不妨看看這本書,會給你不一樣的力量與勇氣。
4.《在路上》
上帝無疑是存在的。我們行使在這條路上時,我完全相信我們的一切早已作的安排——就拿你來說吧,你怕握方向盤,一切自然而然都會順利,你不會偏離路面,我可以睡覺。再說,我們了解美國,我們在自己的國家;我可以去美國的任何地方,得到我要的東西,因為各個地方都一樣,我了解人們,知道他們在干什么。我們有給予,有獲取,在難以想象的復雜的甜蜜中曲折行進。
《在路上》是美國作家杰克·凱魯亞克1957年發表的小說。凱魯亞克生于馬薩諸塞州洛厄爾,父母為法裔美國人,他是家中幼子。這本書問世后,他成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他還著有《達摩流浪記》、《孤獨天使》、《地下人》等作品。
《在路上》是凱魯亞克的自傳性代表作,小說主人公薩爾為了追求個性,與迪安、瑪麗盧等幾個年輕男女沿途搭車或開車,幾次橫越美國大陸,最終到達墨西哥。一路上他們狂喝濫飲,吸大麻,玩女人,高談東方禪宗,走累了就擋道攔車,夜宿村落,從紐約游蕩到舊金山。
書中描述了美國遼闊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鎮,如一幅幅畫卷展現在讀者面前。人物不停地穿梭于公路與城市之間,每一段行程都有那么多人在路上,孤獨的、憂郁的、快樂的、麻木的。紐約、丹佛、舊金山等城市只是符號,是路上歇息片刻的驛站,每當他們抵達一個地點,卻發現夢想仍然在遠方,于是只有繼續前進。
推薦理由:這是一部寫給年輕人的書籍。書中的年輕人勇敢,堅毅,瘋狂,只為追尋自己精神的那方天地。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怎樣才算活的熱氣騰騰,如何才能了無牽掛的做自己,脫掉世俗的眼光,釋放出自己最渴望活出的樣子??雌饋硪蝗翰恢炷系乇钡娜耍鋵嵥麄儍刃氖怯行叛龅?。
5.《童年》
我們的生活是非常奇妙的。在我們的生活里,雖然有滋生各種無恥的敗類的肥沃的土壤,但這種土壤終究會生長出卓越的,健康的而且富有創造性的力量,生長出善良和人道的東西,他們不斷激發我們建設光明的人道的新生活的不滅的希望。
《童年》是俄國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的小說,與《我的大學》、《在人間》被稱為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
談起童年,大家應該都會與無憂無慮,天真快樂掛鉤,但高爾基筆下的童年卻與之相反。
主人公阿廖沙,出生在伏爾加河下的一個貧寒的家庭。父親是一個木匠,在阿廖沙三歲時,不幸的父親染上霍亂去世。于是,母親帶著他寄居在外婆家。外公是一個貪婪殘暴,自私的染坊老板。他對待任何人都很粗暴,一不小心孩子就會挨打,還時常打外婆。兩個舅舅,同樣的自私,貪婪,經常為爭家產而打架,并且整夜整夜的鬧事,弄得家里雞犬不寧。
阿廖沙戰戰兢兢的度過童年,唯一給他溫暖的是外婆。母親改嫁,繼父也很嚴厲,而且不準阿廖沙跟隨母親。
書中描繪了阿廖沙整個童年的遭遇,所見所聞以及他內心的煎熬,爭斗,抗爭,最后長大的故事。
推薦理由:《童年》就如一面鏡子,照出了人生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雖然童年的生活環境少了很多安寧和快樂,但他堅強的意志,樂觀向上的態度值得每一個人學習。從阿廖沙身上,你會懂得很多道理。比如:人生永遠是打不敗的,只要你勇敢堅強,自己不倒,就沒有任何東西將你摧毀。
6.《巴黎圣母院》
人需要感情,而缺乏溫情和愛的生活,不過是沒上油的齒輪。只能發生吱吱咯咯的噪音。
《巴黎圣母院》是法國作家雨果于1831年所著,當時法國處于風云變幻、階級斗爭激烈的年代。中世紀的宗教黑暗統治,正是鎖住人的命運的鐵鏈,而人同教會勢力,同狹隘思想相抗爭,便釀成大大小小的悲劇。
《巴黎圣母院》講述的是在宗教體制下人類的命運與愛恨情仇的故事。是一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杰作。人物的設置比較鮮明又有雙重性,從另一方面印證了人性的復雜,命運的顛簸。
小說的女主角愛絲美拉達是一位吉普賽姑娘,有著傾國傾城的面容,人人看見都會心生愛慕之情。她總是身著一襲白色連衣裙,在河灘廣場和她的伙伴小山羊佳麗表演,靠賣藝求生。她的美貌得到了好多人的傾慕。為了救詩人格蘭古瓦,便同意當他的妻子。
不過她真正愛上的是浮比斯,可浮比斯為了貪圖權貴拋棄了她。她被主教代理喜歡,得不到便陷害她。此時,長得三分像人的卡西魔多卻站出來守護她,解救她??墒且廊魂幉铌栧e,愛絲美達拉被送上了絞刑架。最后卡西莫多也跟著殉情的故事。
如果是一首歌,則是一首凄美悲傷的歌,同時也是一首浪漫的歌。
推薦理由:這部小說既是戲劇,又是史詩;既風景如畫,又詩意盎然;既是現實主義的,又是理想主義的;既逼真又壯麗。書中人物較多,每個人的命運又不同,各個的身世和經歷都十分奇異,卻又比真人實事更鮮明。
暫時給大家分享這六本書。如果你也喜歡,不妨看看,或許,你收獲的比我更多。
最后,用高爾基的一句話結尾:“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的越光明和有意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