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食物的貯存間

食物從口腔里經過牙齒的咀嚼和唾液的消化作用便進入食道。食道有肌肉構成的,整個食道按順序收縮,便把食物推進胃里。胃位于上腹部,上接食管,下通十二指腸,中間為龐大的胃體。胃是消化道中最龐大的部分,胃就像一個口袋,具有收納食物,調和食物和分泌胃液的功能。

胃液實際上是鹽酸,酶和黏液蛋白等的混合物,平常所說的胃酸,就是指就是指葉酸,每天分泌的胃液大約為1500到2000毫升。

胃酸是人體中酸性最強的液體,它能殺滅多種細菌,對消化道起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分泌過多,易使胃及十二指腸產生潰瘍。

人的胃能消化各類食物,就連新鮮的動物胃,都能一一被消化分解,而不會將本身消化掉,顯然是生物體中的一種神秘結構,在胃黏膜上經常浮著一層弱堿性黏液,它可以中和胃酸擋住鹽酸和胃壁的接觸,起了屏障保護作用,胃壁也就平安無事。

此外,胃壁細胞會不斷的更新換代,老的胃從胃壁表面脫落下來,新生的馬上取而代之。據估計,每分鐘大約有50萬個胃壁細胞脫落,每三天,胃壁細胞就會全部更新一次。所以,即使胃的內壁受到一些傷害,可以及時得到修復。

通常,胃酸和胃蛋白酶是不會對胃壁進行消化的,可是,在大量飲酒,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以后,胃黏液膜和胃壁細胞容易受到損傷,使胃壁被分解,引起胃潰瘍。因此,胃的保健就成了一件值得重視的問題。我們應該養成定時定量進食的好習慣,不可暴飲暴食,損傷了胃。

人們都知道,胃炎會傳染,肺結核也會傳染,可是,說胃病也會傳染,往往就覺得不可思議,其實這是近年來醫學家的新發現。

一般把胃炎,胃潰瘍,和12指腸潰瘍,統稱為胃病。現已發現有一種螺旋型肝菌-? -幽門螺桿菌與胃病的關系非常密切。50%到95%的胃病病人有幽門螺干菌感染。因而,這種細菌就是胃病的罪魁禍首之一!幽門螺桿菌生活在人和高等動物的胃中,它像其他細菌那樣是會傳染的。研究表明,幽門螺肝菌可以通過食物傳染。在共用餐具的人群中,這種細菌的感染率較高,醫學家們對帶菌的胃病病人做了檢查,查出他們的牙垢,唾液,和嘔吐物中都有幽門螺桿菌,在他們的糞便中也發現了,幽門螺干菌。

由此可見,胃病也是一種傳染病,因此,要預防胃病,就要杜絕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應該避免飲用生水和食用生菜,還要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此外,進餐時采用分食制。

胃也是有肌肉構成的,在那里,食物被攪動,與此同時,從胃壁的腺體流出消化液。最后,這種攪動把食物推出胃,讓它們進入小腸。

胃內食物,經過胃酸等化學物質的作用,使進入胃內的食物團變成粥樣狀的食物,然后隨著胃的蠕動,分批通過幽門進入小腸。由此看出胃不僅是食物的臨時倉庫,還是它的加工廠,它的工作為食物的進一步消化和吸收打下了基礎,所以胃不僅是食物的臨時儲存庫,還是食物的加工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