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i是一家來自美國的教學機器人研發商,致力于通過機器人幫助兒童更好地學習基本編程技能、計算機科學支持等。不久前在selfstarter發起一個針對5+兒童的機器人玩具Yana和Bo眾籌,金額達$1.4 million,日前獲得石南投資集團和查理斯河風險投資A輪800萬美元的投資。相關視頻: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I4MDYzMzky.html
注:文章分享play-i機器人機器人設計你過程中的經驗,覺得不錯,翻譯過來供大家一起學習思考。本文作者是Bitzy, 一位來自Play-i團隊中設計師。英文原文:http://blog.makewonder.com/destroying-toys-make-new-toys/
設計一個爆款的玩具需要問自己很多的問題:玩具的使用體驗是怎樣的?孩子們愿意長期玩嗎?對于孩子來說是否足夠易用, 他們會不會感到厭倦而放棄?玩具產品怎樣幫助我們滿足有趣和教育的需求?
我們開始產品的構思過程。
調研
首先我們調查了市面上大部分類似的產品,他們為什么成功,為什么失敗?為什么孩子們喜歡他們?我們經常購買不同的玩具產品來把玩, 漸漸從玩的過程中獲得對于玩具產品的感覺。
拆解
下一步是對玩具進行拆解,如果你想孩子們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個東西的原理是怎樣的,最好可以將他們拆解開來研究研究玩具的機械結構,電子,結構設計等。
分析
在拆散玩具深入了解玩具的原理和功能后,我們開始用最高效的方式在市場上面尋找和需求接近的機器人進行改進并原型制作。例如我們想做一個跳舞機器人,我們會在市場上面做調查找到另外一個跳舞機器人,然后把他拆解分析它的跳舞的機械結構。
原型
一旦我們決定要實現這個機器人,我們就會制作一個原型,然后不斷迭代。第一版的設計大多是非常粗糙的。通常設計一個復雜的產品或者機械結構的方法是將它分解成可以獨立測試的功能模塊。這種模塊化的測試(或叫單元測試)在軟件中是非常常見的。
我們喜歡通過快速的失敗測試來啟動設計過程,這樣子你就可以不斷的調試并改進你的設計直到下一步:designing for manufacture.
微信:justmakeone,歡迎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