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追國產劇的我,近日被孫儷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圈粉。
盡管劇中孫儷的表演明顯過于用力,還有,從三十幾集開始,也難免落入“女主后宮戲”的俗套,但劇中女主角周瑩的性格卻令人十分欣賞。她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賢惠女性,出身江湖,游蕩江湖,但她身上卻有很多閃光點,勇敢、大氣、正直、聰明、有趣等等,這些,不僅僅身為一個女人,甚至于身為一個人都不可或缺的。
正因為她鮮明而與眾不同的個性,從而吸引了一眾人群,從劇里到劇外。
網上對她的性格甚至圍繞在她身邊的五個男人,已有太多的評論和描寫,我不想再錦上添花。
只是,看到那一集,沈星移愿睹服輸,為博心上人一樂,扮了女裝妖妖嬈嬈走在街道上,對面樓上的周瑩哈哈大笑,笑著笑著,她的眼里突然多了一絲不一樣的光彩。也許從那一刻起,這個一直讓她討厭的沈二少爺,已經輕輕撥動了她的心弦了吧?
腦中突然浮出一句話:那年花開,終抵不過逝水流年。
那年的花開,絢爛、迷人,是屬于她與吳聘的。吳聘,那個讓她心甘情愿放棄自由、放棄江湖的男人,不僅給了她溫柔的愛與尊重,更重要的是給了她一個這世間最溫暖的家。
吳聘早逝,她痛不欲生,原以為此生不會再愛旁人,卻沒料到,再次走進她心里的人,卻是那個一直讓她看不起的沈家二少爺沈星移。
實際上,沈星移認識她在先,但卻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擺著高高在上的少爺派頭,讓她極為生厭。在周瑩心中,這個不學無術的沈家少爺與溫文而雅的吳家少爺相比,根本就是天地之差。
沒想到,沈星移卻因愛上她而慢慢改變著自己,更一次又一次在生死關頭救了她,不惜斷了肋骨、還差點失了性命。終于,但那一刻,當他放下少爺的架子,對她深情表白時,她忍不住淚如雨下。
自吳聘死后,兩人的命運時時交纏在一起,固然是由于沈星移的鍥而不舍,可是,倘若周瑩不為所動,又何談再愛與哀愁呢?
最終,沈星移為救周瑩而亡,而周瑩則在他墓前,為他披上紅嫁衣,破了自己“此生絕不二嫁“的誓言,只是為了完成他的心愿:今生今世,一定要娶她為妻。
想起有個小故事。
一對戀人,男人外出游學,兩人天隔一方,只能鴻雁傳書。男人每日一書,情話綿綿,感人肺腑。可是幾年后,當他回到故鄉,心愛的女人卻嫁給了每天送信給她的郵差。
她的愛沒有變,只是,當她每每讀信,被信中所言感動時,她面對的只有眼前這個憨厚、勤勞的郵差,時間久了,她便覺得,那些情話就是出自郵差之手,因為那些信,是他親手交給她的。
男人不是敗給郵差,而是敗給時間。
少年時的花開,綻放得熱烈卻短暫,成年后,開在你身邊的卻是另外的一朵,也許沒有從前的艷麗,沒有從前的飽滿,但卻恒久陪伴,淡淡的馥郁足以令人心曠神怡。
即使你沒有愛上這一朵,也會對它產生一種不舍的感動,而曾經開在心頭的那一朵,已成為一個記憶,一種懷念,僅此而已。
那年花開得再美,終究抵不過一粥一飯的逝水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