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
作者:長樂未央(來自豆瓣)
來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68559/
時隔一年,寫老炮兒的影評,反復考究,反復推敲。我認為老炮兒揭示了一種草莽習性?草莽性情?應該是草莽情懷……
? ? 這部影片為什么有很好的口碑?當然也有噴老炮兒的,噴子無處不有!首先是敘事邏輯,整部影片的敘事邏輯能從心底抓住每個人,以小故事見大格局,好的影片其故事情節不是限定在影片角色中,而是蕓蕓觀眾,每位觀眾都能在影片角色里找到自己的影子,這叫對號入座。為什么有的人看電影,聽音樂會感動到淚奔?因為你對號入座了。其次是矛盾處理,老炮兒影片中的矛盾有三隊:父子間的矛盾,小人物同變革社會的矛盾,民與官的矛盾。父子間的矛盾說白了就是教育問題,小人物同變革社會的矛盾牽扯到改革所帶來的陣痛,人們的迷茫和恐慌……為什么今天我們懷念890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因為物質生活滿足后,人們騷動的內心無處安放,所謂食飽思淫欲!民與官的矛盾在影片中是一條暗線,因為國人飽食之后都去看娛樂圈了,在中國,從古至今,政治手段加孔孟之道訓教下的國人懷的是大國情懷卻安于做個順民。所以中國歷史上上演的改朝換代僅僅是體制內的變革,不能稱其為改革!最后一點就是影片所揭示的主旨,主體思想,段落大意……中國人的民族習性里面沒有宗教信仰,當然不能說沒有信仰,宗教在我們的國度里一直充當著工具的職能,僅僅是一種工具而已,本土興起的道教主張修身養性和玄學,底層民眾理解起來就變成了怪誕的虛幻亂神之說了,所以中國人愛塑像,也信輪回,塑以金身讓其萬年不腐,中國人信死人但不信活人……中東遜尼派和什葉派穆斯林的廝殺在中國不會出現,我們解決宗教問題的政治手段就是民族區域自治,在小范圍內劃定一個區域給顆甜棗讓你遙望北京。中國人千百年來只有兩大崇拜~孔孟和范關。孔孟代表的是社會地位也就是馬斯洛需求的自我實現,范蠡,關羽還有比干代表著財富。老炮兒的主旨不能說落入俗套,其揭示的是小人物也能撬動大杠桿,中國人有沒有英雄情懷?看看老炮兒的票房!中國人有沒有草莽情懷?看看老炮兒的票房!所以有時候“流氓”這個詞不一定是貶義。應和六爺那句經典臺詞“有些事,咱爺們得辦……”
? ? 英雄情懷和草莽情懷還是有區別的。老炮兒影片中更多的是草莽情懷!中國的帝國時代,N多朝代中只有明清有市井文化,其余歷代都是官方文化。事實證明只有有根基的文化才會傳承,以地方戲曲為例,幾乎所有的地方戲都是從田間傳唱的民歌小調演化而來,六幺,霓裳羽衣只是殘存著影子……老炮兒的主人公六爺,土生土長的胡同仔,出生在政治為上的年代,成長在經濟為上的年代,又趕上改革的年代,走著走著他發現他看不懂這個社會了,俗一點應該是這個世道。六爺出生的年代以政治為上,建國不久,那個年代的人啊!“尚武”且具有“斗爭性”。小時候和六爺這些胡同仔對立的是大院里的官仔,所以六爺好斗,民與民斗是低層次的斗,官與民不斗,因為民不勝,官沒得斗了,就有了斗雞,斗蛐蛐,斗狗……民還要與官斗!六爺成長的年代以經濟為上加上改革,和他長起來的死黨發小們,最后變幻地五顏六色,有擺攤賣早點的,有做生意的,有投機倒把的,有從政的,有律師……而六爺依舊是六爺,下過海,蹲過號子,死了老婆,沒了家,最后呈現給觀眾的是一個失敗的六爺,而中國人的勝者王,敗者寇只是句戲謔罷了,我們更愿意同情失敗者,劉邦和項羽就是一個例子。一個一無是處的“老流氓”,他的性格里帶著倔強,更多的應該是偏執,他懷念過去,有愛好,沉默,有經歷滄桑后的淡定,有故事,有情義,情愿一個人把自己圈起來,六爺在自家的壁櫥里一直放著死去老婆的照片,他在悔過年輕時的不羈放縱,但又寧愿默默在心里流淚……這些所有特點符合中國人對于一個高大男人的審美標準,六爺可以沒錢,六爺可以是個撿破爛的,有了以上六爺才是六爺,才配一個老炮兒的稱謂。
? ? 六爺看不懂目前這個社會,影片兩處全景式展現,一處是六爺赴約茬架去后海,恰好被圈養的鴕鳥也掙開牢籠……一處是六爺穿著軍大衣扛著日本軍刀奔走在冰面上……兩處在構圖,配音,演員表演等方面堪稱完美。鴕鳥掙脫牢籠,六爺奔走湖面都是暗喻。六爺對待死黨發小,面對成了氣候的商人,六爺掙的是一口氣,面對擺攤的小販,六爺更多的是幫助,面對年輕一代的三兒,六爺更像個兄長,面對晚輩彈球兒,六爺更像個父親……六爺有個小店維持生計,這樣一個小人物,但是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為什么大家會圍著他轉,因為六爺身上的草莽情懷!草莽可不是個貶義詞,莽有茂盛,廣袤,遼遠之意,而六爺身上的大格局正是感動觀眾的一劑良藥。
? ? ?六爺和話匣子的愛情是一種由英雄崇拜而滋生的不離不棄。所以女人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卻也非常簡單。一部好的影片只要抓住幾場特寫,幾個蒙太奇,嚴謹的敘事,大格局,小人物的大情懷這些元素,影片不會差到哪里去,至于天朝的噴子那時野火燒不盡的。影片就跟人的一生一樣,百分之二十的悲喜交加,剩下的百分之八十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六爺用一種情懷調動了內心騷動卻又戴著面具的人們,仿佛針扎到內心。我們想活得真實,卻不得不戴上面具,而六爺就是一個真實的六爺。人們懷念過去,不是憶苦思甜,而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改革所帶來的陣痛,30多年來瘋狂資本積累下的后遺癥就是環境問題,社會公平,教育,醫療,社會公德,養老等等問題的呈現,這些問題在影片里都有講述,影片以六爺的故事講述我們當下的迷茫,不是社會不真實,而是我們戴著面具,不是社會不講究,而是我們缺少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