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學習論語第三十四則
原文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譯文
子張請教怎樣獲得官職與俸祿。孔子說:“多聽各種言論,有疑惑的放在一邊,然后謹慎去說自己有信心的,這樣就會減少別人的責怪;多看各種行為,有不妥的放在一邊,然后謹慎去做自己有把握的,這樣就能減少自己的后悔。說話很少被責怪,做事很少會后悔,官職與俸祿自然不是問題。”
學習筆記和心得
子張即顓孫師,字子張,陳國人,小孔子四十八歲。子張年紀小,但是志氣高,別的同學都不太喜歡他,覺得他太囂張。
“干祿”指從政做官,得到俸祿。這是古代讀書人的主要出路,目的包括追求功成名就與造福百姓。
服務社會,實現自我價值
本章中的子張,遭到后代許多人的批評,認為他書沒讀幾天就請教怎樣獲得官職與俸祿。事實上,孔子教學生的目的,就是要他們成為人才,進而做官,實現人生理想。有了特定的才干,就可以替百姓服務。而服務牽涉到與別人之間適當關系的實現,亦即善。否則,努力讀書只為了做官賺錢,顯然有違孔子的初衷。通過服務社會現實自我價值,這才是孔子的構想。
“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當今官場上的政治人物,做到者幾稀矣,通常是做不到就耍賴,死不認錯,以招致來很多怨恨及后悔。
孔子強調的重點,顯然在修身,修身而有官位者,自然會勤政愛民。從政者應該熟記本章中孔子說的這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