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休日去山溝里玩了一次,對踏腳石的感受特別鮮明。
回來以后,腦子里還不斷地回旋著一塊、一塊的踏腳石。
這條山溝很長,中間是一條河,但它并不是永遠都在中間,而是拐來拐去,一會兒挨著左邊的山,一會兒挨著右邊的崖,走一陣子就會擋住你的路,你要不斷地趟過河流才行。
同伴們都不顧鞋濕,趟水而過,但我覺得穿著濕鞋很不舒服,每次過河,都要選了有踏腳石的地方,跳躍而過。
但是,河里有的地方有踏腳石,有的沒有。
有的雖然有踏腳石,但相互間得太遠,不能一步踏過去,所以,過的時候就很困難了……
我忽然想到了流暢寫作法。
對于大多數的學員來說,流暢寫作法都是陌生的,你要想讓他們渡過這條河流,就要給他們幾塊踏腳石,幫助大家抵達對岸。
為什么人家要學你的流暢寫作法?這個問題,必須一開始就予以回答。
你要告訴學員們,在河對岸有你想不到的美景!但是,你必須趟過河去,才能看到美景。
“對岸有好東西,想看嗎?好,請跟我來……”
學員們必須踩著你提供的踏腳石才能過去。
那是什么樣的踏腳石呢?
首先,它(知識點)應該是均勻分布的,三塊或五塊,在你上課的過程中,分布得很均勻,學員們知道從哪下腳,再從哪塊踏腳石跳到下一塊踏腳石上,直到抵達對岸。
在山溪里,有的踏腳石立了歪斜,你看著不錯,等踏過去的時候,它歪了、斜了,讓你踩了個空,腳下一滑,“啪”,掉水里了……
就像咱們的流暢寫作法,如果說你講得好聽,練習的時候卻不行,那學員肯定就會有踩空、上當的感覺。
就是說,你提供的踏腳石要端正、有力,保證學員照著你教的方法練,不至于“掉下去”,把鞋弄濕了。
山澗里,那些露出水面,上面呈干白顏色的踏腳石,都是很穩固的。因為經過了無數次水流的沖擊,它們還能屹立不倒,怎么可能不穩固呢?
第一次我還不太相信,第二次有些懷疑,第三次就敢大膽地踩上去了。
你提供給學員的踏腳石,起碼應該是經過你自己多次的檢驗,當然最好也是經過學員多次檢驗,不會讓學員受騙上當的。
自然是最好的老師。
portSi???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