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菓子(即日式茶點)以精致的外形和純粹的味道,博得各國食客的喜愛。其中的一類,上生菓子,問鼎和菓子的藝術境界。文佳特意前往和菓子歷史最為悠久的城市之一——京都,走訪老店,向和菓子職人學習制菓方法。
人生中第一次一見鐘情 ||?wagashi
在日本生活多年,經常吃到大福,銅鑼燒之類的和菓子,自認為對日式點心已經非常熟悉,對于各家的和菓子也頗能點評一番。但是,一次偶然,仿佛藝術品一樣的存在劃過我的視線,就再也沒有離開。食客本色,人生中的第一次一見鐘情竟然獻給了它——上生菓子。
是她帶我走入和菓子的世界
時而如孩童一般俏皮,時而如少女一般婀娜,時而似女王一般高貴,上生菓子竟然是這樣一種感動!這一次,和菓子扎扎實實地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文佳上生菓子作品之【楓紅】
上生菓子 ||?wagashi
和菓子中佐茶的高級茶點——上生菓子。在唐代傳至日本后,本是日本貴族階層專享,制作較為復雜,故帶有“上”之一字,取其上等之意。
上生菓子使用以豆類為主的食材,白蕓豆和赤小豆的純豆沙比例非常高,所以只要湊近一些便可聞到陣陣豆香,吃下之后更能體會到什么叫做齒頰留香。提起豆沙,大家馬上就會聯想到日常常吃的豆沙糕,口味甜膩。而這里使用的豆沙純度非常高,所加糖的量并不多,所以并不會讓人感到膩。
上生菓子運用豐富的顏色,從藝術的角度理解與表達四季與節氣。制作綺麗的上生菓子需要有藝術創造力,花費數小時準備豆沙的匠人精神和長年累月的練習。這根三角棒,便是上生菓子制作的主要工具。
食客的儀式感 ||?wagashi
對待食物的態度,便是對待生活的態度。看到食物便兩眼放光,那只能自稱吃貨;有儀式感地進餐,方可成為食客。
上生菓子將食客的儀式感體現得淋漓盡致。和菓子職人就如同魔術師一般,把一顆顆硬邦邦的豆子,變成美麗可愛的茶點。雖然只有不到手掌大小,但是卻能把靈動的山水花鳥,四季的詩詞歌賦不斷展現給食客們。
文佳上生菓子作品之【青松】
人需要有儀式感,因為有了儀式感,才能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儀式感并不束縛自由隨性,反而是在精神上對事物尋求更深入理解的激發。在你見到,品嘗它之時,帶著儀式感,便不會僅滿足于攝取熱量或者滿足味蕾,而是用眼去賞,用心去品。
和菓子職人給我上了重要一課,徹底改變了我的認知 ?||?wagashi
日本的職人精神給我上了重要一課,哪怕是不到手掌大小的茶點,也不容懈怠。
文佳上生菓子作品之【櫻花】
文佳上生菓子作品之【半櫻】
對于專程來京都學習的外國人,老師雖然說話客氣,但是要求決不放松。和菓子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紅豆沙,從選材,料理方法到材料配比,僅僅是如何煮出豆香四溢的紅豆沙就花掉半天講解。這便是和菓子的第一課:煮紅豆。煮不出合格的紅豆,便無法繼續學下去。
在這里,我再一次受到了職人精神的沖擊,對于原料產地和配比有著嚴格的要求,煮不出滿意的豆沙絕不進入下一步。
上生菓子制作過程中,從拿捏在手中的位置,轉動時的節奏感,輔助工具握在手中的角度等等,每一個動作練習數十遍,近乎吹毛求疵。
日語中有一個說法叫做,用身體記?。ㄉ眢wで覚える)。就是說,當一件事重復足夠多次,不必下意識去想。如同呼吸一般,自然而然地按照身體記住的規則進行下去。
制菓二三事 ||?wagashi
在學習制作上生菓子時,溫度嚴重影響口感和味道,冰箱冷藏室溫度為佳。隨著溫度升高,上生菓子會軟塌不成形,制作難度增加,食用口感變差,香氣逐漸僵硬。所以,不但制作時講究速度和技巧,更重要的是保持室內和手掌的冰冷。
京都剛剛下過少見的鵝毛大雪,室內卻不能開空調和暖氣。制作時,先用冷水洗手,為了保持手上的冰冷,需要頻繁用浸濕冷水的毛巾擦手,如果毛巾因為擦手而變暖,還要重新洗過。每個人體質不同,我是冬天離不開暖氣還尤其怕冷的北方姑娘。一天下來,雙手因為長時間保持冰冷狀態,已經變成青紫色。制作過程中使用平時用不到的肌肉,引起肌肉酸痛,十指也變得不大靈活。
失敗品之一:
為了達到360度無死角,第N次返工
始料未及的艱難讓我心中默默滴淚,但是當看到通過自己的雙手竟然能制作出一個個藝術品一樣的和菓子時,激動和喜悅難以自制。我相信,通過練習,能夠更加適應和菓子制作的苛刻條件,在作品上更加精進。
文佳上生菓子作品之【朝顏】
上生菓子,吃的是純正豆沙,賞的是匠心獨運,品的是平和意境。
文佳不敢自稱職人匠人,作為作者,我給食客帶來的是驚喜,給自己帶來的是人生態度的錘煉。
為了獲取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的設計靈感,我需要更加關注身邊的每一件事物;
為了入口即化的口感和恰到好處的甜度,我要去研究,尋找完美的原材料;
為了作品能夠在視覺上,味覺上,感性上都達到完美,我必須堅持近乎吹毛求疵的匠人精神。
這只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