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
很多時候通過努力不一定有結果,比如一直選擇的鉆研方向,努力了很久并未有任何實際性地突破
又比如堅持跑步5km跑了大半個月,體重也并未有明顯的下降
剛開始我以為知道這個會非常沮喪
后來發現,并沒有
知道了,反而自己更加自信了
努力不一定能有結果,但你一定能收獲更好的自己
很多時候,努力不一定有結果的,記得之前看一部電影《追夢赤子心》
主人公魯迪一直想要考入圣母大學,成為圣母大學橄欖球隊的球員,出現在電視上,讓家人所看到
然而,他學習和鍛煉都十分刻苦,圣母大學并未青睞他,連續三次拒絕了他的申請
于是他絕望了,他想放棄了
他找到了牧師,說:“我絕望了,如果我下學期還不能進入圣母大學,一切就都結束了?!?/p>
牧師對他說:“孩子,你已經為了自己的夢想做了很多”
魯迪說:“我不在乎,如果沒有好的結果,一切都是徒勞的”
牧師說:“我想你會發現付出總會有回報的,孩子,我研究了35年神學,只得到一個結果:上帝確實存在,可惜我不是上帝”
確實,我們為了自己想要的都很努力,可是,為什么要去糾結結果呢
即使沒有結果,如果因為努力的過程中收獲了一個更好的自己,對我而言,已經足夠了。
努力的成果差異:選擇很重要
努力有一個假設前提:根據自然法則,只要你努力,就會有收獲
但是,努力是會有成果差異的
同等時間內,假使初始條件下,做兩件事情的收獲都是1,
你做這件事情的收獲是1.1,努力完收獲了0.1,做另一件事情的收獲是1.5,努力完收獲了0.5
差異不就體現出來了嗎?
花同樣的時間,保持同等努力,選擇不同的事情,久而久之,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這個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呢?
我們要找到自己的優勢,發揮長板效應,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向持續努力,然后等待時間的回報。
努力是一種心態,不是狀態
這句話怎么理解呢?
心態是相對持續的,很長時間內很難被改變的;而狀態則是斷斷續續的、很容易改變
擁有努力心態的人
不會計較于一時得失,放眼于長遠未來
久而久之
擁有努力心態的人即使面對困難,挫折,也能保持內心的自信與充實感,不會因為一時得失就自我懷疑
最后,分享一句話與大家共勉:“保持絕對自信,即使是在自己做錯事的時候”
希望大家都能擁有努力心態,利用優勢,持續努力,共勉,晚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周旺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