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的思修課總能給我帶來一些思考,今上午這一次也不例外。
? 上午,老師放了兩個短片給我們看。是天津衛視的《非你莫屬》,一個求職的節目。兩個短片就是兩個不同的極端案例。
第一個短片里的求職者,從內而外的散發出一種氣質,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自我表現力和表述自己獨立的思想非常的好,那就是理想的人才啊!
? 第二個短片里的求職者就是典型的傻白甜形象,根本就不適合進入職場。有極強的自我意識,但是這種自我意識是處于于一種朦朧狀態。非常自信,但是這種自信和現實是脫軌的。這自信是來源于自己對這世界單方面的認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切東西都是自我臆想出來的。而且還堅信自己的臆想不是臆想,是真實的。
? 看到第二個求職者,我好像看到了自己。我自己也是屬于這種天馬行空型的,所有的認知都是自己覺得應該是這樣的。但是我與她的不同是我意識到自己是在夢境中,我意識到自己感受到的很多東西都是自己的幻想。
? 我在自我認知這方面也是不太成熟的,只是有這么有認知這么個苗頭,還沒有達到很熟練的程度。現在的狀態就像剛起床的狀態,似夢非醒。
? 認知到,只是第一步,還的改正。
? 我在這條認知之路上還在小心翼翼的探索著。前幾天還在為怎么還看不到前方而苦惱,很憂郁。但是今天,我感覺自己的感覺要好一點了,沒有因為找不到前方而產生的一系列不好的情感。
? 到今天我想明白了,我是不得安寧的,今天感覺好了是為了接受明天突然而來的壞感覺。感受總是會這樣交換著出現,不得安寧。
我對于上學有一點自己的認識,為什么我不愿努力,為什么我這么的反感題海戰術,為什么這么的反感應試教育。
? 第一就是我自身的原因,或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自己身上,但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個社會變的很多元化,選擇開始變得很多。原來對于上學目的的認知拿到現在已經不太適合了,原來就覺得只有上學才能離開農村。但現在呢,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出來走走。社會已經不想原來那樣封閉。因為封閉,原來的人能夠潛心的專研一件事。原來只有通過書本才能認知世界,而現在通過互聯網就能看到世界。
? 雖然這個這個社會變的多元化,通過互聯網就能看到世界。
? 但是只能看到,不能認知到。
? 我被這多元的世界所吸引著,覺得自己處在這么好的時代里,看著各種各樣的選擇,花枝招展,應接不暇。潛意識里已經覺得這個多彩的世界正在張開懷抱迎接著我,到處都是機會,就像走在楊村三月里,踩著歡快的步子哼著小歌滿心的歡喜。
? 但是,我卻看到了這個社會里卻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簡單。我也喜歡這樣歡喜的感覺,但是隱約覺得這些繁華和開放與我并沒有太多的關系。沉浸在里面,不會給我帶來什么質的變化。只是滿足了一下自己空虛已久的情感空白。
? 我覺得自己還是處于認知階段,就像想象中的疼和真正感受到的疼之間是有一段差距的。有些東西一定要親身體驗了之后才能發表意見。經驗一定是能否成長的關鍵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