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發生了一件大事兒。
是啥?都知道不?
來來來,咱們簡單科普一下:
4月19號微信官方微信號發布《遺憾通知》:
“受蘋果公司新規定影響,2017年4月19日17:00起,iOS版微信公眾平臺贊賞功能將被關閉, 安卓等其他版本微信贊賞功能不受影響。
經過與蘋果方面長期溝通協調,最終,我們選擇對iOS版微信贊賞功能進行了調整,對此造成的不便,深感遺憾。”
啥意思呢?
就是一些原創微信公眾號的文章可以開通贊賞功能。
在每篇文章下面,都會有這樣一個贊賞按鈕。
然后點擊這個按鈕可以給文章進行打賞。
但是現在呢?蘋果手機的頁面,不會出現這個按鈕了。
這對于一些微信公眾號的創作者是一種損失。
但是,這畢竟是蘋果爸爸和微信爸爸之間的事,我們普通百姓定是無力回天。
我始終認為,“贊賞”只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一種默契。我寫了字,讓你引起共鳴,帶給你內在的思考,外在的力量,同時你也想給予我什么。于是,“贊賞"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成為了我們之間一種無聲的默契。
說真的啊,有了名氣的作者,在物質層面不差"贊賞"的這些錢。還在被大家熟知路上的創作者,"贊賞"也沒多少錢。
這件事發生之后,很多人都說,"這對于微信公號的創作者來說,肯定是個打擊。”真的是這樣么?不知道為什么,這件事發生之后我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只是這件事發生了,好,我知道了。就這樣,再無其他。
信仰還值多少錢?
我們總期待,理想和職業的一致性。
可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多少因素影響著我們的選擇,而這每一因素,無一不是我們夢想路上的牽掛拖累。
1
今年過年之前,我在參加一個培訓。持續20天無休。每天在路上的時間五個小時左右。甚至有的時候早上5點從家出發,晚上十點半到家還要寫報告,當晚提交。而且當時每天要做的事,是我不適合且不符合我本性的。有過放棄的想法,但是心里比“放棄”的念頭要堅定的是“我要堅持下去”。說不清是什么原因,大概是原因錯綜復雜。也可以這樣說,原因是什么又有什么關系呢?關鍵是這件事是必須去做的。
那時候每天都很壓抑。有一天早晨,從衣服兜里摸到耳機。突然意識到,自己好長時間沒聽過歌了。然后,插上耳機,播放器自動播放。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
............
耳機里趙雷的聲音傳來,眼淚幾乎奪出眼眶。
心里冒出一句話“真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隨后,把這20天堅持下去的欲望強烈了好幾倍。
2
那時候,每天早出晚歸,做的是自己不擅長也不想去擅長的事。
身體和心理的雙重煎熬。
盡管這樣,我每天晚上回家都會看柴靜的采訪或是演講。
其實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原因。
就是喜歡柴靜。
大概是看了她的《看見》,太多沉重的東西 ,她愿意去報道,我也愿意去了解。也可能是看了她演講和采訪時的語氣,態度。那就是我期待中自己的樣子啊。
每天看看這些,然后對自己說,"現在你更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吧,現在只是在采風,你要堅持下去啊。"
就這樣,我堅持了這魔鬼般的20天。得到了某個機會。
盡管得到這個機會之后,要做的事,并不是我真正想去做的,但卻是我這個時期非常需要的。
——————————
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思考一下開始的那個問題"信仰還值多少錢?" ?多少錢?多少呢?信仰帶給人的是精神力量的無窮大。中國的八年抗戰,兩萬五千里長征,為什么能夠勝利呢?難道不是我們擁有同一信仰么?我們要讓中華民族崛起。不想說什么清高的話,想說的是,錢很重要。但是如果一個人的精神世界貧瘠,那么錢于他而言,只是帶有銅臭味的俗物罷了。
The ?end.
信仰或許不能讓你多有錢,但一定能讓你的生命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