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人工智能》十五周年之際

這個世界到底怎么了

---寫在《人工智能》十五周年之際


人類與機器人間的愛恨糾葛永遠是好萊塢電影的經典題材,這類以人工智能為題材的電影向來有兩種,一類是講述隨著人工智能發展產生的對人類生存的威脅,最有名的如《終結者》、《黑客帝國》系列等,另一類則是講述當人工智能發展道一定階段而衍生出來的倫理情感,通常用機器人的美好情感來反襯出人性的丑陋,電影《人工智能》即屬于這一類。

許多年過去了,由海利·喬·奧斯蒙特的出演的《人工智能》已經沉淀成一部難忘的人機經典之作。我一直認為,《人工智能》的出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海利·喬·奧斯蒙特,雖然他長大后的形象令人略覺可惜,但他的演技卻在當時讓同年的童星、甚至其他一些成年的演員都望塵莫及,特別是他自然、略有憂郁的眼神,仿佛蘊藏著那個年齡段里不應有的、難以訴說的情感。

在《人工智能》中他飾演一個機器人男孩大衛,現在依然記得電影中有幾個細節場景特別是催人淚下,第一個是大衛受激后為了證明自己與人類一樣勉強吞下菠菜以致電路損壞;第二個是在困獸場上大衛不斷地哀求人類放過自己,勉強拉著舞男機器人的手,乞求保護自己;第三個是大衛潛入海底,用了上千年的時間向藍仙女祈求,請求把自己變成真人。這幾個場景細節在海利·喬·奧斯蒙特的大力詮釋下,極具動人的魅力,讓人不得不佩服導演斯皮爾伯格對觀眾心理的把握和煽情功力。

大衛本來只是一個機器人,如果能夠安安分分地侍奉好人類就算完成好自己的崗位職責,但錯就錯在他偏生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孩,于是他努力去追求能夠成為人類的方法。在電影的結尾,人類的世界早已經滅亡,但大衛卻意外地“活”了下來,如何讓一個“匹諾曹”的童話在科幻的背景下繼續圓滿演繹開來。電影的巧妙在于,導演特意安排幾千年后帶有高超科技的外星人出現,它替代了童話中“藍仙女”的角色,用一個帶有科幻色彩的借口讓大衛最終得到一個相對完整的結局。其實,結局中大衛與母親相聚的時刻只是存在于幾分鐘虛構的幻境中,并非真實,環境過后一切歸于寂靜,可以說是一個悲劇,但電影的結尾最終定格于母子相聚的瞬間,足以慰藉觀眾對電影美好的渴望。可惜電影結尾太快,高潮鋪墊不足,讓人意猶未盡,但不影響整部電影的質量。

用生命去追求愛與被愛,無倫是機器人和普通人,人一生追求的軌跡亦不外如是。現實中我們渴望一帆風順的感情,但在影視作品中,“勉強”的感情往往更易于另人心動容,讓觀眾有著更多的帶入感。

忽然憶起《倚天屠龍記》中有一個片段是這樣寫的:

趙敏向范遙道:“苦大師,人家要對我動手,你幫不幫我?”范遙眉頭一皺,說道:“郡主,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既已如此,也是勉強不來了。”

趙敏道:“我偏要勉強。”

這斷對話存在于張無忌與周芷若正要拜堂成婚之際,趙敏孤身一個女子前來阻止,她的一句“我偏要勉強”將趙敏本身敢愛敢恨、執著追求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讀者往往更喜歡趙敏,相反卻對溫柔美麗、出身名門正派的周芷若并不感冒,就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趙敏做了我們一直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本來只是一個名門郡主卻偏要號令群雄,本來是有家仇國恨卻偏要喜歡上賊頭子張無忌,如此種種,讓所有的人對這個美麗女子的行為心為之折服。

前段日子,谷歌的阿爾法狗與世界圍棋冠軍金世石驚世一戰,再度將人工智能帶入公眾的話題,關于人工智能的威脅亦眾說紛紜。今天距離《人工智能》上映時已經有15年了,這個世界并沒有發展到如電影所說的那般樣子,未來人工智能會發展到怎樣的程度,現在固然預料不到。或者如同《黑客帝國》內所描述的,現在我們看到的一切,只不過是電腦程序賦予的幻象,我們早已經被統治了而不自知,呵呵。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