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喝綠茶正當時。去燥,潤枯腸,萬水千山的草木清香盡在一杯綠茶中。
綠茶,安排~但某寶一搜,瞬間傻眼了,綠茶的價格千差萬別,有低至9.9包郵,還有高至上萬,該怎么選?
今天就來分享下50元與5000元的綠茶,到底有什么區別!影響綠茶價格的3點因素:
一、核心區別就在于茶青的成本不同。茶青,指的是成品茶的原料,即新鮮采摘的茶葉。茶青的價格受季節和品質等因素的影響。
比如,夏茶產量多但品質一般,即使大師工藝也很難彌補原料的不足,茶味略顯寡淡,有的甚至還有苦澀感,因此價格就相對較低;而與之相對的,春茶生長緩慢產量少,但品質更佳,茶青的價格自然更高。
二、茶葉產地也是決定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一片區域,也會分核心地區和邊緣地區,越靠近核心產區的茶葉,品質更佳,價格自然更貴。
如能被稱為西湖龍井的只有杭州西湖景區產的龍井茶,物以稀為貴,價格可想而知。蕭山、濱江等地產的只能稱為錢塘產區龍井;紹興等地產的稱為越州產區龍井;再以外的就只能稱為扁形綠茶,價格并不能一概而論。
另外,同區域中,海拔高的茶葉通常會比海拔低的茶葉要貴。
還有就是一些不知名茶山,因為知名度低銷量低,茶葉價格也就會相對便宜。當然這樣的產區通常配置的工藝也有限,因此做出的茶的品質也會相對較低一些。
三、名優茶與大宗茶區別。從制作上來分,茶葉可分為名優茶和大宗茶兩類。名優茶從采摘的精挑細選,到制作時的精益求精,有時甚至需要手工采摘和手工炒制,其過程花費的人力物力不菲,品質有保障,價格自然水漲船高。而大宗茶在生產上比較粗放,對品質要求比較低,全程機械化以實現低價。
在一定的預算內,怎么選出性價比最高的綠茶呢?可以參考以下幾個點:
一、看形狀。主要是看干茶的外形。通常茶葉形狀完整、條索緊結、纖秀、勻齊、潔凈,無茶葉以外雜質則品質好;粗松、大小不一、斷碎的茶葉品質差。
二、看嫩度。芽頭多,毫顯,嫩度高。
三、看色澤。色澤是茶葉品質優劣的重要指標,綠茶干茶色澤有嫩綠、翠綠、黃綠、深綠、墨綠等,一般來說,嫩綠鮮潤最好,翠綠次之 ,深綠、墨綠等再次之。沖泡后的茶湯的顏色,以嫩綠明亮最好,綠明次之,黃綠再次之。
四、聞香。香,是辨別綠茶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綠茶的香型主要有嫩香、清香、嫩栗香、栗香和花香等。一般以嫩香、花香、清香高長、清甜馥郁、栗香濃郁等都是好的香型。
五、品味。好的綠茶滋味鮮醇爽口,嫩鮮、帶甜味;凡苦澀味重、有粗青味、有異味、口感不純正的綠茶,品質差。
還有一個方法可以輕松判斷綠茶好壞的標準,就是看沉底率。茶葉吸飽水漲開后沉底越快,證明茶葉本身品質越好。
茶價水深,容易踩坑,花了名優茶的價錢買了大宗茶, 是很多新手都經歷的一個過程。愛茶的你,是否也有這樣過的踩坑經歷呢?
但也不要被太多條條框框所限,因為茶的好壞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不論是50元還是50000元茶,便宜的不一定就是最差,貴的也不一定是最好,慢慢摸索,學會品飲,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