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雪嚨翔
在熙熙攘攘的醫院食堂,中午,我們正在享受著美食時間。正吃的開心,突然大家的手機同時“叮當”響了起來,拿出來一看。所有人面面相覷,放下碗,匆匆往門診趕去。
記不清這是今年的第幾次“醫鬧”事件了。作為醫院的工作人員,團結起來保護自己,已經成為常態。
這次鬧事的是前天去世的一個病人的家屬。
患者是一名肺心病患者,78歲的老太太,情況很不好,已經下了病危通知書。在凌晨2點,老太太突然呼吸衰竭,值班醫生護士迅速到位,準備急救。
可老太太的老公攔在床邊堅決不讓搶救。他是一位80歲的老大爺,聲淚俱下的說:“別折騰了,讓她安靜的去吧!別搶救了。”他撲在病人身上,阻止醫護人員進行任何醫療行為。
這時候二線班的李主任也到了,看了眼前的情景,拉過值班醫生囑咐:“我們尊重家屬的意見,但是,為了避免糾紛,讓他們在拒絕搶救的單子上簽字。”
值班王醫生寫好單子,拿給老大爺簽字。老大爺泣不成聲:“我不...認字,等...我...兒子來了...簽。”
“那您先按個手印吧!”
王醫生給大爺讀了“拒絕搶救”簽字單的內容,大爺在單子上按下手印。
這時候,老太太已經停止了呼吸。
大約30分鐘后,4個中年人風風火火趕到了。看到自己的母親走了,他們嚎啕大哭。
王醫生拿著單子,安靜的站在他們身后,等他們情緒平復了一些。就向他們說明了剛才的情況,并請他們簽字。
讓人沒想到的一幕發生了。
其中一位矮胖的中年男子,聽完一把抓住王醫生的衣服,一邊使勁搖晃一邊喊:“你們竟然沒有搶救,你們看著我媽死,你們賠我。”看到情況不好,其他值班人員立刻拉開了兩人。
后來,任憑醫生怎么解釋,家屬都充耳不聞,一口咬定“醫生害死了他媽媽”。
王醫生憤怒的拿出單子,告訴家屬:“這有你父親按的手印,你們看!”
他們斜著眼睛撇了一下,根本不愿接過單子認真看,嘴里叨叨著:“我爸不認字,誰知道你們怎么騙他按的手印。”
看著他們無賴的嘴臉,王醫生氣的渾身顫抖。
王醫生快步來到老大爺面前,委屈的問:“大爺,是你堅持不讓搶救的,對吧?我給您讀過單子你才按的手印,是吧?你給你兒子說說...說說。”大爺沉默的坐在椅子上,沒有一絲表情,任憑王醫生一遍一遍追問。
他的家人過來一把推開王醫生,扯著嗓子喊:“你少嚇唬我爸,就是你們失職,我們絕不會放過你。”
今晚的值班護士小林,氣的臉紅紅的說:“我們這么多人都在場,都看見大爺不讓搶救。你們想耍賴嗎?”
“全是你們醫院的人,當然護著自己人,我們不信。有本事拿出證據,視頻,音頻,我們就信。”
我們醫院有規定,為了上班專心工作,所有醫護人員手機全部放自己更衣柜,家里人有事找都只能打電話到單位座機,我們拿什么錄音錄像。
另外,醫院的攝像頭都在走廊或大廳,為了保護病人隱私,病房里沒有安裝攝像頭。
面對家屬這種態度,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傻眼了。
在醫生辦公室里,王醫生垂著頭,喃喃自語“怪我,都怪我。他說不認字的時候,應該錄音的,我怎么沒想到?”他自責又委屈的撕扯著自己的頭發。
護士長一把抓住他的手,含著眼淚說不出話。
韓主任站起來,輕輕拍拍王醫生的肩膀,安慰大家:“家里有人去世,病人家屬心情不好,咱們多理解。緩幾天,老爺子給他們說說當時的情況,他們會明白的,大家安心工作吧。”
一切會好嗎?我們心里都覺得堵得慌。
過了兩天,最壞的情況來了!
家屬帶了幾十個人,拿著花圈,在醫院門診樓鬧事。他們在門診大廳設個靈堂,一邊燒紙錢一邊哭鬧。
門診病人紛紛躲避,醫院領導輪番去勸說,可他們完全不理,一直嚷嚷:“這家醫院看著病人死都不管,大家都別在這看病。”當天值班的醫生護士傷透了心,在辦公室里抹著眼淚。
警察來了,可他們并沒有打人或損毀物品的情況,只在那里又哭又罵,說“醫生草菅人命”。警察也沒辦法,只能規勸。
醫院一共就幾個保安,也沒有受過什么專業訓練。只有各科室的男同事晝夜值班,保護醫院的同事。
兩天兩夜,全院職工輪流值班,身心皆疲。
在醫院工作,值班是常態,可平時值班是為了治病救人;現在值班是為了相互保護,怕人太少被打,等警察來了,已經來不及了!
終于在第二天晚上快十點的時候,微信群里來了消息“特警隊準備清場,所有值班人員鎖門待命”。“醫鬧”終于被特警趕走了,我們都松了一口氣了!
隨著他們的咒罵聲漸行漸遠,這件事情也就到此為止了,可對醫護人員心里的打擊久久不能散去!
這幾年,“醫鬧”“傷醫”事件頻出,已經不能算是新聞。每次看到醫生被嚴重傷害的新聞,同為醫務人員我們除了難過,心里還有絲絲恐懼,害怕有一天這種事會落到自己身上。
我有一個同學在急診科工作,在同學聚會上握著拳頭說:“前幾天我們科的一個護士被打了,一個小姑娘啊,這群人真下的去手!我值班在辦公室的時候,從來不敢背對門坐,我怕有人突然進來把我砍了;我的孩子才5歲,我不敢死啊。我現在都害怕上班,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看著一米八幾的大男人,眼睛紅紅的。我心里酸酸的,想安慰兩句,卻不知說什么。
上海人力資源顧問公司怡安公司預測,今后將有1.4萬名中國醫生加入外國制藥公司,如此多成熟醫生的改行,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
雖然國家也出臺了一些政策保護醫生,可傷醫事件依然屢屢發生。
對于醫生來說,面對任何病人,他們都會竭盡全力,但醫學有它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患者到了醫院,就一定能夠治好。
如果真的發生了醫療事故或者個別醫生醫德有問題,病人或家屬可以向醫院溝通部門投訴,或者直接投訴到醫療協會,仲裁機構等部門,表達自己的訴求。從合理的途徑途徑提出要求,并解決問題。
我在醫學院上學的時候,一個老教授說:“年輕人,尤其是學醫的年輕人,別整體窩在宿舍睡覺打游戲,要多運動,多跑跑步練練拳,對你們有好處。”當時我們還覺得,都什么年代了,還跑步打拳的。后來上了幾年班,才知道,當時我們還是太年輕,我們走過路還沒老教授跑過的步多。
現在的醫療環境,醫生不僅要有醫術醫德,還要能跑會打。
算了,還是先去健身了。
無戒訓練營,寫作第2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