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的一篇文章《如果你明確自己的方向,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總是感覺缺點什么。
現在細細想來發現,那篇文章只有骨架,沒有血肉,更沒有靈魂。
這里銜接之前的話題,給大家講講更好玩、有趣、有血有肉更有意義的內容——心想,事成。
01你都不心想,又怎么能事成
在稻盛和夫的《活法》里提到了《宇宙法則》,那就是:人生與心念一致,強烈的意念將以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換句話說,描繪美好藍圖的人,他就能迎來美好人生。若是思想消極,其人生也將不如意。這樣的法則在宇宙中發揮著作用。意念并不一定馬上就表現為結果,因此人們也許難以理解,但是,如果用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長時間來看的話,大多數人的一生就是他們自己曾經在意念中描繪過的。
下面來看看具體的案例。
張三實現了自己一個目標,6個月前,他就開始不斷地跑4S店去看車去試駕。
那時候朋友都以為他馬上就要買車了,而他說目前還沒有錢,只是覺得先去看了車,這樣才能更有動力賺錢。
經過6個月的努力和打拼,他終于賺夠錢了。
他很開心地說:“月底就要提車了,甚是激動,今年終于可以開著自己的車回家了,哈哈!"
……
李四也實現了自己一個目標,1年前,他由深圳跳槽到廣州,新的工作雖然要從一線做起,但當時他心中還是有一個小小的目標——2年內升到主管職位。
朋友們都說,想想就好了,你公司只有兩個銷售部并且都有部門主管,你一個新人怎么可能把老人替代掉呢?
經過1年的努力和出色的表現,他供職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領導破格提拔成為部門主管。
他很開心地說:“我確實想要做主管,但沒想到這么快就晉升為主管了,呵呵!”
……
王五更實現了自己的大目標——在廣州番禺買了房子。
3年前,他的收入也僅僅只有3000元,但他卻跟朋友們喊著要在廣州范圍內買房子。
那時他研究了廣州各區房子的均價情況,然后把買房目標定在了番禺區域內。
經過3年的努力奮斗,終于在他目標的時間內簽了購房合同。
02你明確了方向,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你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成為誰?
當你明確了人生方向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切圍繞著這個目標的資源都會給吸引而來。
不管你想要做的是什么,都靈光。
趙六突然辭職了,問他為什么?
“今年我的愿望是拿駕照,眼看就快要過年,我的科目三都學沒通過,我得專心去練車呀,所以就辭職了。”張三手舞足蹈比劃地講著,可得勁了,雙眼好像冒著綠光一樣。
再問他為什么這么急著去考駕照,非得在過年前辭職?
這時,張三的眼睛瞪得更大,就像串了電一樣地說:“我是計劃今年開小車回老家過年的,因為這樣很拉風,車還沒買到可以租,但駕照必須在回老家之前拿到手才行,所以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我都愿意,辭職又算什么呢?”
……
陳七也說要辭職了,問他為什么?
“一直我都有一個想法是要升讀本科,眼看又一年了,想了想,不能再拖了,所以決定去考本科。”他在說話的時候,可以看出他的眼神是充滿了幸福感的。
再問他為什么這么急著去考本科呢,非得要辭職才行?
他好像早就準備好答案了,“居然我決定去考本科,就一定要一次考上,不想搞定那么麻煩,所以辭職可以全心去復習備考嘛。”
……
吳八,更是在元旦的時候就辭職了,問他為什么?
“我要提前回家相親呀,你看我95年的都還沒談朋友,我媽因為我找談對象的事都愁出一頭白發了,所以必須得趁早回老家才行呀。”從他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也很為父母著想。
再問他為什么這么急著回去相親,非得要辭職才行?
他拉高了聲調(由低音升到了中音)說:“我談對象是要非常專心的,工作和談對象是不能同時進行的,所以我必須得辭職早點回去把對象談好了,到時再回來工作。”
……
以上三個故事,褒貶這里不做評論。
我想要表達的是:你種什么樣的目標,就會施什么樣的肥料,最后就會得什么樣的果子。
這也是《吸引力法則》里提到的核心思想。
03明確了方向,一萬小時練習成為專家
10000小時法則比較早是由《異類,不一樣的成功啟示錄》的作者提出,而《一萬小時天才理論》的作者也專門有研究過,他們認為世界級專家(從作曲家、外科醫生到足球運動員)都需要經歷10000小時(一般超過10年)的刻苦練習。
10000小時法則的關鍵在于:沒有例外之人。沒有人僅用了3000小時就能達到世界級水準,7500小時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時——10年,每天3小時——無論你是誰。
這等于是在告訴大家,一萬小時的練習,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我在反思自己,從2010年11月至今連續做企業內訓已經有10年零2個月,為什么自己還沒有成為企業內訓的專家?
首先,說明10000小時的刻苦練習是成為專家的基礎,也就是說想要成為專家,需要有10000小時或以上的修煉。
另外,這10000小時的練習還必須得是在同一個領域里進行的,對于工作來講應該就是同一個行業的同一個工種,而我這10年干的雖然是同一個工種,但卻不都是同一個行業里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