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從生下來那一天就明白自己生在貧窮或富裕的家庭。家人讓我們生活在滿滿的愛的網里,但總有一天我們會看到外面的世界。
上小學第一天,二姨把我送到班里老師那,悄悄跟老師說這個孩子家里條件不太好,父母都下崗了,讓多給照顧一下。二姨也是我小學的老師。這哪是讓人照顧我,分明明著拆我臺呢
。初中老師會用羨慕的眼神說:“某同學家里條件好,中午飯盒里天天有大蝦
。”校服也掩蓋不住那些女生的漂亮鞋子,加上不同的自行車不同的書包不同的文具,就等同于不同的人氣。學習上的表現早就不等于一切了。大學室友一件衣服頂我三個月生活費,而且她一個月買好幾件,在鏡子前慢慢擺弄……
慢慢地我在覺察中長大,這些“蛛絲馬跡”串起來,是一種覺醒,有無奈,有失望,有心碎的愛。直到家里的窮得到官方證明,就是低保,才確鑿了我的猜測,明確了自己的社會地位,讓我知道我的奮斗的空間如此的大
。家人能給我全世界的愛絕不僅僅是一種錯覺。
奶奶作為家里的權威是功力深厚的:“富人沒一個好東西。”讓我明白,哦,我們保持貧窮,就是要當一個好東西。可是奶奶是不認字的啊,全部智慧寶庫只有我小時候聽完了再也睡不著的睡前故事:老皮猴子和墻上畫里的女的吃了趕考書生……不過奶奶說的和做的不一樣的,奶奶對有錢的小姑最好,還到處炫耀,哈哈哈。無論如何,我要打破思維的牢籠和貧窮的詛咒。我決定富有。
即使確實有相當高比例的成功的人士正是因為他們的貪婪和缺乏同情心而致富,甚至出席一些慈善活動,為社會公眾捐贈,也僅僅是為了博得人們的好感,但這永遠——不代表所有富人。
窮不要緊,我們可以學習。比如學習一下那頂三個月生活費的衣服是什么品牌,好在哪里,以后可以考慮。感恩生活中遇見可見的榜樣,激發我們的夢想。想要成功就要與成功者為伍。到超級高檔餐廳,買一碗湯,聽富人在說些什么……
麻煩在于,富人總是與富人建立網絡,中產階級總是與中產階級建立網絡,窮人總是與窮人建立網絡。我們怎么突破圈層?
還有個梗,窮人總是要公平。打著公平的旗號求保護,潛臺詞定位自己是弱者。我們要學習成為強者,強者承認社會是多變量的,承認多維度競爭,承認速度、變化、顛覆。
公平公正的致富系統到底是否存在?
我們走過了愛迪生通過建立電力系統讓白熾燈普及平民化,亨利福特通過建立大批量生產標準化讓汽車普及平民化,今天我們來到這樣的時代,傳統媒體平民化成自媒體,你就知道我們正處在財富平民化的時代。你可以搶奪碎片的注意力,就可以搶奪碎片的人類財富。再沒有任何一個時代,讓財務自由和普通人如此地接近。史上紅利,滿大街都是隱形富豪。
有慈悲心的商學院不會在乎你曾經上過什么大學,你今天賺了多少錢,你的種族,你的性別,你的外表,你的家庭,而是更關心你愿意學習多少東西,是否愿意改變和成長,是否有勇氣排除萬難、堅持到底,直到你成為一個慈悲的企業家。
人們的致富途徑越來越多了,不過,最佳的致富途徑仍然是最適合你自己核心價值觀的致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