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P圈的老司機,網黃的稱呼應該不會陌生——Simon阿文——P圈中的一大股泥石流!
這是他的作品《我在故宮修模板》中的幾頁
最初拿到這幾頁作品的時候沒什么特別驚艷,非常吸引人的地方。也正如我國古文化那般緩慢沉淀,沒有咄咄逼人的侵略性。仔細看就會發現圖片全部是經過特殊處理過。(圖二不是很明顯,圖一最明顯)后來進過講師指點后知道這個處理并不是office軟件原配的處理方式,是通過一款叫“PRISMA”的手機APP中的一個濾鏡來實現的。
此APP濾鏡渲染時間特別長,準備嘗試的小伙伴慎重,當然,小蘋果的用戶怎么我就不清楚了~
檢索能力
既然是《我在故宮修模板》,那么圖片就肯定是故宮了。(我如此機智~hahaha)
然而今天光是搜索圖二那個房檐我就找了多個圖片網站,包括百度質量稍微低點可以用的都考慮了進去,最終也只是找到了略為相似,至于圖一就完全沒找到了。
粗略算了一下,因為是搜索故宮,就沒有找國外網站,我檢索的網站主要有這些:百度圖片,谷歌圖片,全景網,千圖網,花瓣網,視覺中國之類的。然后發現,我原來對于這些網站一點都不熟。只有當你在段時間內在多個網站檢索同一內容時,你才能明白什么內容應該在哪些網站上去檢索。(這里立一個小flag:近期自己再整理一下,將這些網站進行一個分類)
綜合能力
在這里就主要針對于使用APP進行圖片處理,畢竟office是屬于辦公軟件,圖像、影音處理能力肯定比不上專業軟件,所以要做好PPT,一些常用的圖像、影音軟件的基本還是需要會使用的。(PS、AI、AE)
在中國風作品中最容易,也最爛大街的就應該是黑白水墨風格了,做這一類最容易的就是素材的堆積。而Simon阿文做作品中用到了中國風里面很少使用的透明度作為文字襯底,避免文字識別度太低。最后不得不提一下圖二中的那三個圓點,由于本身圖片分辨率不高,我的確沒看清圓點向下延伸出來的那一條線是怎么做的,不知道是不是逐漸變小的圓,總之模仿出來后感覺差點東西。
這是最終的模仿效果,由于某種未知的原因(應該是手機問題),PRISMA軟件的濾鏡用不了,所以只好使用PPT中自帶的圖片藝術效果“畫圖刷”,效果也勉強。
(PS:又是新的一周了,再次獲得兩次熬夜的機會,不過開學臨近,還是不用為妙~親們晚安!)
? ? ? ? ? ? ? ? ? ? ? 越努力,越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