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來的財富自由 ◆
寫書出書,在這個時代好像不是一個很好的致富方法。我身邊有不少能寫文章的年輕人,他們都懷著一個出書的理想。另一方面的現(xiàn)實是,他們過得都挺拮據(jù)的。
真的是這樣么?
2003 年,我寫了一本書《TOEFL核心詞匯 21 天突破》,它長銷了十余年,銷量超過百萬冊。
2005 年,我出版了另一本長銷書《TOEFL iBT 高分作文》,單價更高,銷量更大。
2009 年,《把時間當作朋友》出版了,銷量更大……
有長銷書是很幸福的。2008 年我離開新東方的時候,僅憑第二本書的稿費,就能承擔我全部的生活花銷。而第一本書的稿費我至今一分錢也沒花過 —— 而這也恰恰是這些稿費的意義 —— 它的存在明確無誤地告訴我,我竟然有花不完的錢。
但是這不代表我從沒遇到過跟掙錢有關(guān)的困難。事實上我遇到的很多極有代表性的困境,它們在當時看上去簡直完全不能克服。我也遭受過令人一蹶不振的打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怎么努力也攢不下什么錢。這些喜聞樂見的、段子式的苦難,未來我會陸續(xù)告訴大家。
◆沒錢就是生病了 ◆
當我終于克服了這些困難,我發(fā)現(xiàn)要解決沒錢這件事,其實是有方法的。
首先,我告訴自己,每當我覺得賺錢困難的時候,肯定是我生病了。
而且是腦子生病了。
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么我想出來的東西是錯的,為什么我做的事情是不對的,為什么賺錢變成了很費勁兒的事,甚至一些行為還會讓我賠錢。
只能是因為腦子生病了。
可我不怕生病。我覺得每個人都會生病,不是這種就是那種,不是現(xiàn)在就是早晚,一輩子不生病,也很奇怪吧。
腦子生病和身體生病一樣,是一生中無論如何都會經(jīng)歷的過程,絕大多數(shù)都可以 “治” 好。有時候,發(fā)現(xiàn)這些病本身,就距離治好非常近了,剩余的那些,也是有方法不難醫(yī)治。怕只怕,不知道或是不承認自己有病,也不想辦法治療,最終本來不是什么事兒的問題,竟然成了 “不治之癥”。
尤其是當這個社會上的大部分人把不能掙錢的腦子的問題視作一種常態(tài),我們反而容易在群體里縱容自己的病態(tài)。
可是你問那些真正實現(xiàn)了財富自由的人,他們都會跟你說,在把事情 “想對” 之后,掙錢是如此的簡單。即 “做對的事” 遠比 “把事做對” 重要得多。
所有的失敗,都是過程中某個地方 “想錯”了。
你可以想想自己人生里每次和賺大錢的機會擦肩而過的時刻,現(xiàn)在看來,每一次的原因竟然都是一樣的。這些錯誤經(jīng)過時間洗禮之后,會變得非常顯然,但是當時的你真的全無察覺!
就是這個(明顯的)疏忽,經(jīng)過反復上演,最終成為你對現(xiàn)在的生活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zhì)上都不甚滿意的原因,而原來你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
因為不會掙錢的腦子生病的都可以歸結(jié)為:關(guān)注錯了焦點。
回到開頭說的那些年輕人,他們沒有因為寫書而賺很多錢,都是因為作者的觀念造成的:寫書,真的不應該是為了出名,也不應該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牛,真正的目標,應該是為了讓讀者有所收獲。
然而這個簡單的道理,市面上的絕大多數(shù)作者是沒有深入想過的。對他們來說,出書是一種屬于自己的成就,于是他們的焦點就沒有放在真正決定性的因素上 —— 你的內(nèi)容對讀者真的有用嗎?如果是,那你現(xiàn)在賺的錢應該跟我差不多,甚至比我更多。
但殘酷的事實卻是,90% 的出書作者是不賺錢的,甚至還要自己貼錢去印。為什么?很簡單,讀者感覺不到那內(nèi)容對自己有用。你想的美呀 —— 怎么會有人花自己的錢去幫你刷存在感呢?
◆從寫書到所有事 ◆
既然治好腦子的病,就能獲得足以財富自由的賺錢能力,那么它不應只在寫書這件事上適用。果然,2013 年我做了一件事(編者注:買入比特幣),僅僅一年之中,賬面收益竟然超過了按照過去我的平均水平 200 年才能賺到的數(shù)字。
再后來,我開始做天使投資,幾乎每天都要見一些創(chuàng)業(yè)者。
和出書這事兒一樣,創(chuàng)業(yè)圈也有一個同樣殘酷的事實 —— 絕大多數(shù)創(chuàng)業(yè)者是不會成功的。因為他們和那些作者一樣,最關(guān)注的事情只有一個,就是讓自己顯得夠牛。這就是腦子生病了。得治,不僅得治,而且是有方法治好的。可最大的問題在于,他們并不知道自己生病,或者知道自己生病卻不想承認,或者承認自己生病卻不想治療,所以,他們腦子里的病,都是 “不治之癥”。
從出書和創(chuàng)業(yè)和投資這些事情里,深挖實質(zhì),可以得到這個更為簡練的道理:宏觀看來,個體價值等于社會貢獻率。
請把上面這句話仔細看三遍。
翻譯過來就是:先別問你能賺多少錢,先好好問問你為社會做了什么貢獻?
這不是被說濫了的道理么?可這偏偏就真的是絕大多數(shù)人不能實現(xiàn)財富自由,甚至連賺一個令自己滿意的錢都無能為力的理由。其他的因素,比如正確的做事方法、比如好運氣,都是要在你找到自己的癥結(jié)之后才會浮現(xiàn)在你眼前的。
有人會說:李笑來,你不就是持有了比特幣么,你對社會有什么貢獻?
好在能聊以自慰的是,那不是真錢,是虛擬貨幣。我知道,如果我沒有能力承受的話,它會來得快,去得更快。我知道,我沒有那么大的社會貢獻,所以我會感到惶恐,所以我會自卑,所以我得了另一種?。翰慌?。
好在,所有的 “不配” 都只是觀念和時間的問題。發(fā)現(xiàn)這個病之后,你自然找到了解決方法 —— 做出更多貢獻,做出配得上你想要的財富的貢獻。
大家都是普通病人,差別只是,我們之中有些人知道自己有病,并且愿意找辦法治療它而已啊。
把我看到的捷徑分享給身在起點的人。這是我能貢獻給社會的價值。如果你看懂了本文,你就知道 —— 這一方面讓我更“配”我擁有的錢。另一方面會讓我賺到更多的錢。
我想,這就是有些人忍不住分享的原因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