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能午睡的時間也就只有周日,還是在不加班的情況下。所以很珍惜,拉上窗簾 冷氣足足 放下一切,能在如火的夏日午后美美睡上一覺實屬難得。
昏暗涼爽的臥室讓人沒有時間感,不知睡了多久,也不知是白天還是夜晚,意識里有要醒來的意思,但是眼皮卻怎么也睜不開,身子也動不了,也許這是睡夢中的錯覺。
隱隱不知從哪里傳來河南豫劇熱鬧的唱腔,竟讓我又有了第二層夢境,尋著似曾相識的聲音回到了兒時,還是冬天寒假,暖暖的午后。在家就能聽到小縣城里最大的公共活動區域 “大球場”里會場子上熱鬧的戲班子鑼鼓喧天的響動。
太陽正好,溫度正暖,心里像小貓抓一樣的不光我一個人,大姑家的女兒,我的大表姐騎著自行車要去看戲路過我家,便帶著一起去做個伴,有人幫忙帶孩子出去玩,雙職工家庭哪有不愿意的?簡單交待幾句,別跑丟了~別擠著了~這邊早就騎車走掉了,遠遠的敷衍的答應著。
到了會場,戲臺上的鑼鼓班越發的賣力,那聲音和著唱腔沖擊著耳膜,把心跳都帶快了不由的激動起來。
到處都是人,還有不少特色小吃的攤位,本來就不大的球場顯得越發擁擠和繁榮。唱戲唱的啥聽不懂,滿眼就是熱鬧,幾層的人群圍在戲臺子周圍,前面有坐自帶小板凳的,中間有站著的,后面有騎在大人脖子上的小孩子,還有最外層站在磚頭上甚至自行車上的,這時看什么戲不重要了,只要能在現場只要能參與到這喧嘩的氛圍里,就滿足了。
人群外才是我關注的對象,賣甘蔗的、賣棉花糖的、賣米線的餛鈍的、賣湯圓的、賣玉米面做的第一代膨化食品玉米桿的,快把我給饞死了。剛好,現在已是五十多歲的大表姐,當年也是風華正茂的饞丫頭。哪怕是剛吃完午飯沒多久,還是要再嘗嘗這各種小吃,那個年代各家的飯菜品種和味道基本都是一樣的,哪能跟這些小吃比?討好著大表姐,算著她兜里的錢,計劃著能吃上幾種小吃,舍誰取誰。
終于吃到喜歡的食物,太陽慢慢下山開始下降,沒遮沒擋的球場刮起風來還是刺骨的涼,光線暗下人群逐漸減少,鑼鼓依然喧天,心卻發慌。晚上六點的動畫片和七巧板里的鞠萍姐姐又把我的心往家拽,錯過了就少看一集。但是大表姐這會兒起了勁,說剛才人多看不到,這會兒人少趕緊看會兒,呼呼的北風里,刮的臉疼,身子都凍透了,她還津津有味的站在戲臺子下看,我的心卻早已回了家,這會兒想的不光動畫片還有家里的溫暖明亮的燈光,在外的傍晚被媽媽教的很沒有安全感,特別是冬天。
好不容易大表姐心滿意足的帶著我回家,看著街邊店鋪一盞盞亮起的燈光,聽著新聞聯播前奏曲,心徹底涼透了,動畫片演過了!身子越發的冷,坐在前梁上發困,頭伏在車把開始瞌睡,表姐擔心剎車閘時會夾了我,讓我坐后面,我緊緊抱著她的腰又開始打盹,她又擔心把我的腳絞進自行車后輪里,沒辦法 推著車,一路把這個東倒西歪的瞌睡蟲推回了家。
家里暖暖的燈光和電視劇的聲音趕走了瞌睡蟲,在爸媽的嘮叨中,我和表姐一邊吃著不知熱了幾次的晚飯一邊看著電視,凍透的身子熱了起來,困乏的腦子清醒了很多。繪聲繪色的描述著會場的情景,表姐還順便報了報賬,細數著我都吃的啥,花了多少錢。看著表姐我迷茫著好像沒吃多少,但是她咋說恁多?爸媽趕緊給表姐補了錢,終于表姐吃飽心滿意足的走了,我仿佛有種被利用的感覺非常不好,但是總說不出來。
正患得患失中,醒來了,靜躺聽著窗外的蟬鳴回到現實是夏天,回味著夢境中的兒時是冬天,豫劇的聲響早已離去,但這感覺讓我懶懶的依然沉浸一點都不想動~到底是夢境還是回憶?傻傻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