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被高考刷屏了。不管家中是否有親戚朋友的孩子參加高考,不管自己曾經是否參加過高考,都在朋友圈里替高三學子加油。
但是,局外人永遠不懂要奔赴考場的考生們心情是多么的復雜。
寒窗苦讀12年的成果,就在這3天的時間得以檢驗;過了這三天,似乎就可以不用在父母的強壓下讀書,可以獲得更多的自由;過了這三天,就可以不用那么精神緊繃,活得更加瀟灑一點。
他們根本來不及思考最后的成績,一心只想著勝利,勝利,勝利。
其實每年這時候,我都不想聽不想談高考這個話題。尤其是我高考后的第二年,那年提到高考,還是會再次深深陷入對自己的失望當中。不過,今天突然改變了主意,想把它寫下來,讓歷史變成文字。
02
爸媽常年在外打工,所以初中和高中,我都是住校生。但是高三那年,老媽為了我能夠一心一意的、健健康康的參加高考,在校外租了房子,一日三餐做給我吃。那一年,可能是我學生生涯吃的最好的一年,卻是我學習最懈怠的一年。
高中的前兩年,我特別刻苦,一開始感覺數學特別難,于是就每天花大量的時間攻克數學,后來數學成績終于可以不拖后腿。我也由開始的年級400多名到后來的50多名。
但高三那年,由于種種原因,更是發生了很多事情,所以分了神更亂了心。
記得高考做數學題的時候,特別心虛,總想著自己平時根本沒有好好練習,復習的更沒有咋樣,所以做題時不停的抬頭看掛在墻上無情轉動的時鐘,心想那些平時認真學習的同學肯定正在奮筆疾書。所以一邊心虛一邊焦急一邊無奈。
果然不出所料,完敗。除了語文發揮了正常水平,數學和英語都極其不理想。在網吧里查到成績回到家,躲在房間里哭了一天,喝了一瓶啤酒。我媽一天沒理我,我想她當時的心情比我還要復雜。她曾經引以為傲的閨女,竟然在高考失利了。我上學以來帶給她的一張張獎狀、一個個驚喜還歷歷在目,今天卻是這樣的結果。后來,她說是留時間給我自己調整心態。
我從沒有想過要復讀,更沒有勇氣復讀,最后選擇了學費不高的大專。當時志愿的填報是按照先一本二本后三本大專。我永遠忘不了,當輪到最后的我,無地自容的來到學校填報志愿的時候,我的老師們看到我時驚訝的表情以及說話的語氣。他們覺得我應該是穩一本,沒想到我最后離二本都還差6分。
那個夏天是灰色的,因為一向以我為傲的爸爸突然對我改變了態度。他由以前的疼愛和關注變成現在的不聞不問,就像是一個充氣的氣球,他的愛在那一刻跑了氣、癟了下來。
而我,也再無顏面對曾經對我寄予厚望的老師。自那以后,無論遇到初中還是高中老師,都要繞道而行,因為我害怕他們問起我的成績,問起我就讀哪個大學,害怕看到他們失望的表情,害怕聽到他們惋惜的聲音。
03
聽說多數同學都去了南京,我就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蘇州,心想這樣就不會遇到同學了。后來,也果然如此。
其實,高考不僅是個里程碑,更是一個分界線。在高考以前,我們的生活是有目標的、能預見未來的。從小學開始,就知道接下來要考初中、高中,然后上大學。當我走進大學校園的那一刻,我突然看不見未來,再也沒有什么明確的目標需要我去努力實現,再也看不到以后的生活究竟是何種模樣。
于是,我完全不知道怎樣去規劃我的大學生活,于是我就按照高中老師們、大學學長們說的那樣,大學可以盡情玩、盡情睡懶覺、盡情談戀愛,學業什么的都是浮云。最終不出所料,我的大學三年被荒廢,除了宅在宿舍看電視玩游戲睡大覺,就是談戀愛。
后來發現我的那些上本科的同學們每天都很辛苦的樣子,壓力也很大,尤其有些考研的同學。
而我畢業后從大城市滾了回來,結婚生子,淪為全職媽媽。而我的同學們依然在學歷的路上拼搏。
現在回頭看看,至少也是走過那條無數人曾擠過的獨木橋,至少也是經過大學的洗禮了。
但是,如果能夠再來一次,我一定在高三那年付出比以前多幾倍的努力,考取一所好的大學。
不為別的,只為對的起自己十二年的苦讀,對得起爸媽那么多年的期望,對得起老師們對我的用心培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