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服刑27年的曼德拉出獄。這位將畢生心血都獻給了反種族隔離事業(yè)的斗士,留下這樣一段話:
“當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監(jiān)獄大門時,我已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與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實我仍在獄中。”
光影交錯。
1947年。安迪留給瑞德的第一印象就是剛剛走進監(jiān)獄時文弱的身影。瑞德以自己多年的閱歷賭注安迪是新進犯人中第一個夜晚哭泣的人。
結果,瑞德輸了。
那又如何?這種賭注本就是枯燥平淡監(jiān)獄生活的一部分。人生總是有贏有輸。再犀利的判斷,也有走眼的時候。
如同在監(jiān)獄呆了40年的瑞德的歷次假釋申請,每次都滿懷希望,然而得到的總是失望;當最后不抱什么希望時,反而通過了。
就像真人秀《極限挑戰(zhàn)》的隱喻:人生,贏就是輸,輸就是贏。
這就是命。
而一度,安迪認命了。在和瑞德交談起入獄原因時,安迪說,自己是冤枉的。瑞德笑道:這里的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是無辜的。
是的,每個人都有無限的為己開脫的理由。
安迪也漸漸相信妻子是因自己而死的。如果不是自己忙于工作,不擅表達感情,便不會有妻子的移情別戀。便不會有爭吵,不會有出走,不會有后來那個躊躇頓挫的夜,妻子死在別人家里。
通過瑞德,安迪弄來鶴嘴鋤,雕琢時光,消磨歲月。
整理圖書,教授課程。用自己的專業(yè)幫助獄警避稅洗錢。因為認命,安迪用自己的方式進行獄中的救贖。
本來以為,一輩子就這樣了。
直到活蹦亂跳的湯米的到來,打破了安迪平靜的生活。
那時,湯米問安迪,你為什么進來?安迪以一個老同志的口吻教訓到: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是無辜的。
那時,他已不再相信什么。或者,相信的只是:事已至此,只好認命。
就像服刑50年的圖書管理員老布魯斯。習慣于假釋不得通過。忽地一天,通過了。布魯斯迷惘起來,挾持獄友,為的是不要出去。
繼續(xù)維持現(xiàn)狀,維持在獄中經(jīng)營了50年的,被囚犯們認可的,有被需要的生活。
現(xiàn)實如此殘酷。外面的世界,50年變化滄海桑田,路上車水馬龍,人們行色匆匆。上廁所,不需要再喊報告。
一切似乎失控了。
如果不能控制外界,只好控制自己。結束或許是最好選擇。
湯米談起自己從前在另一所監(jiān)獄服刑的往事,使已平靜多年的安迪內(nèi)心死水微瀾。
本來以為,一輩子就這樣了。
安迪激動地找到監(jiān)獄長。20年間那一絲似斷似續(xù)的不認命似乎死灰復燃。
因為不認命,面對同性基佬,即使屢次受辱也從未屈服;因為不認命,用自己的專業(yè)為同伴賺來啤酒,讓那個夏天的下午變得自在而富有詩意;因為不認命,在監(jiān)獄長到來時候,以被關禁閉的代價,把《費加羅的婚禮》的音量調(diào)到最大。整個操場在那個無云的六月,徜徉在微風之中。
但他忽略了人性。
譬如那時他的入獄。恰當?shù)臅r間、恰當?shù)牡攸c、恰當?shù)睦碛伞⑶‘數(shù)慕Y果,沒有理由不使陪審團確信,即使證據(jù)不充分,他也是那個弒妻的兇犯。
如今,他已淪為監(jiān)獄免費洗錢的工具,所知頗多。監(jiān)獄長有什么理由放他出去?
一切都是利益交換。
譬如瑞德從外面弄進來鶴嘴鋤,收發(fā)人員兩盒煙,傳遞人員一盒煙。
譬如幾個囚犯爭取澆筑房頂?shù)墓ぷ鳎嗍敲咳艘缓袩煹拇鷥r。
譬如被禁閉的安迪忍氣吞聲服務監(jiān)獄長,是為了相對舒適的工作環(huán)境,和忍辱負重的目標。
利益面前,是不擇手段的。
譬如基佬被獄警打成殘廢,是因為他影響了獄警洗錢機器的正常運轉。
譬如監(jiān)獄長誘殺湯米,是為了安迪能永遠受自己控制。
譬如工程承包商不得已向監(jiān)獄長的行賄匹薩,是因為監(jiān)獄低勞動力成本的競價手段。
此前,安迪沒有想過逃出去。
他一心要贖罪。但后來,壓迫,屈辱,痛苦,兩個月暗無天日的禁閉,使他不得不。
人生有太多不得已的事情。
彼時,瑞德疑問鶴嘴鋤的用途,見到這工具的一刻,笑道:若用它來越獄,要花六百年。
而安迪花了二十年。
不是安迪厲害。而是,沒有嘗試,永遠不會知道結果。不要低估水滴石穿的,時間的力量。
影片本該在那個大雨滂沱的夜晚結束。電閃雷鳴中,安迪甩掉囚衣,張開臂膀,擁抱自由。
那一刻,天地動容。在閃耀天際的雷電中,安迪凝化為承載希望的雕塑。在滿懷激動的淚光里,你我曾追隨公正與自由的夢想,是否仍身在肖申克之中?
想起二十年前的夜。激動,痛苦,迷惘。顫抖的手把子彈推向槍膛。然后,開始二十年的蒙冤。
多少事,還如一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