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微信的不斷發展,從普通的文本信息,到語音信息,再到公眾號,微信實現了聊天工具的手機化,完美的占領了人們的手機。過程中,我們有緣結交了吳曉波頻道,伴隨著它的不斷試驗和發展,讓我,這個財經的門外漢有了一個很好地導師。下面總結吳曉波頻道給我的啟發,總結自己的收獲。
? ? ? 在2015年的10月份,吳曉波的公眾號粉絲達到100萬人,這里面60%位男性,60%為80后,60%為沿海地區人群。其中就包括我啦!對于迷茫的80后的我,吳老師給了我們一個清晰的價值觀的解釋:
? ? ? 1、認可商業之美:認為商業的研究、觀察、實踐是有價值的,對呀,為此,專門讀了吳老師喜歡的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對商業有了一定的基礎,通過股市,參加線下活動對商業有了更好的認識,通過不斷地思考,我認可商業是美的。
? ? ? 2、崇尚自我奮斗:我生在傳統的家庭,那種追求穩定工作的想法一直在腦海中環繞,不過通過不斷地學西和反省,我只能把握的是我自己,不在是那個信仰政府、利益集團的人,不斷地追求發現真正的自己,做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
? ? ? 3、樂意奉獻共享:經過父母的“別人家的孩子”的深深影響,在不斷比較中失去了自我;在不斷考試競爭中忘記了共享這種寶貴的精神,那是一種迷失和孤獨。在孤獨和迷茫中不會忘記希望之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磨練,反省中發現,樂于奉獻是一種非常快樂的事情,勇于共享,更能讓自己會心一笑。將自己的生命寬度擴展,是人生的必修課。
? ? ? 4、拒接屌絲文化:我們可以用屌絲這種阿Q精神自嘲,但是我們拒絕當屌絲,要勇于面對自己,不斷地努力,實現精神和物質的同樣紛饒。
? ? ? ?在這100萬的粉絲中,發現了自己的圈層,有著共同的價值觀和思想,讓我倍感溫馨,讓我更好的發現自己,而不再是烏合之眾。
? ? ? 下面是吳曉波頻道的運營的思考。讓我產生很多的聯想,作為一名工科生,喜歡創新的東西,有點瞧不起運營,但是吳曉波頻道的運營給我這個狹隘的思想上了一堂生動大課,由于伴隨吳曉波頻道從呱呱墜地,一直成長到現在,無數的細節和經歷,讓我不得不改變觀念,不得不隨之成長。
? ? ? 從簡單 的視頻中插入廣告,到公眾號的文本廣告。和傳統的商業中的運營沒有相似其實這個也是我比較不喜歡的,插播廣告,不過吳老師將文本和廣告區分開來,讓我感到一絲溫暖。
下面這個的思考,就是電商屬性是我欣賞的地方。
? ? ? 用互聯網的方法做起了企業培訓,從《避免敗局》的小班試驗,再到千人大課的成功舉辦。無不讓人震撼,成功的干掉了傳統腐朽的企業培訓行業。讓人感嘆互聯網的力量。到底什么是互聯網的方法?吳老師有著大數據的分析堅實的基礎,準確定位用戶人群;有個對情懷的堅持,堅持45分鐘課程形式,一定要讓受眾有所收獲;不走免費路線的反邏輯,選擇收費上課的模式,讓有價值的東西體現它一次性的價值。可以做到有市場、有質量、有情懷、有運營的互聯網的方法,它的未來充滿想象。
? ? ? 面對強大的粉絲團體,不買點東西真是浪費!吳老師的嘗試不管是《騰訊傳》的預售,還是吳酒的直銷,還有美好的店的發展等等。都與吳曉波頻道有著強關聯的屬性,這樣能和粉絲有一個很好地交互互動。希望這個能走在正確的軌道上,而不是盲目的消費粉絲!!
? ? ?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城市的書友會的實踐,讓我在陌生的城市中尋找到了“組織”,可以一起讀書,可以分享經歷,每個不同的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異常紛饒。在這里,不同層次的人都能從精神上或者物質上有所收獲。如果只是因為興趣、價值觀的社區,隨著時間會停滯不前,我們要有不斷地其他的嘗試,如旅行大組、理財大組、電影大組這些不斷地嘗試。就像新生長出來的芽,但它們都是自結構的,它們的成功或者失敗靠的是他們里面的每個人共同決定的,讓他們自己去決定它的命運吧,讓人想到去中心化的互聯網精神。給我在我們這種小城市辦書友會更大的啟發:要讓它在不斷的嘗試中成長,用心陪伴著它。
? ? ? 在市場經濟中,我們要更好的理解商品屬性,假如把自己當做一個商品,我們有什么價值?你很有思想,但是不會包裝,沒有豐富它的實踐,它沒有價值;你只讀書,接受未外面的知識,沒有思考,沒有個性化,他沒有價值。把自己當做商品,讓它的價值達到體現,趕緊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