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了動物園,是那種圈養式的動物園。
去是很突然的決定,但心心念了很久。去的時候郁郁寡歡,也許回來的時候好受一些,但并不說明動物園帶給我多少歡樂。相反,有些無奈與悵然。
我看到所有動物在玻璃柜里,猴子棕熊獵豹袋鼠狼,甚至還有我最崇敬的老虎。無一例外,皮毛黯淡、行動緩慢、死氣沉沉。玻璃外,行人們在津津樂道,指指點點,孩子們或受科普或歡欣鼓舞,可我卻深深的無力,甚至厭倦。我看不到任何生氣與野性——這本應是動物園最吸引我的地方。
有一個畫面。幾只狼半臥在沙地上,毛色幾乎與地面融為一體。他們互相離得很遠,外面很吵,可他們連耳朵都不動一下。“媽媽,他們為什么不動?”“因為它們在睡覺呀寶寶。”我苦笑,如果說睡覺是一種逃避,那狼也只能如此。就像監獄里的勞改犯,連結束生命的自由都被剝奪。寒假里看電影《狼圖騰》,很是喜歡他們的孤傲、不羈、狂野。狼生來就應該如此,白天在廣袤的草場上狂奔,黑夜在寂冷的孤山頭長嘯,多么自在而深沉的物種,難怪是圖騰。人們需要這樣一種精神力量,去彌補人性的軟弱與不堪一擊。
而動物園里的狼呢。如果狼也被分為三六九等,那它們也會為自己鳴不平吧。“狼”均5平米的地盤,怎么可能承載得了他們的傲氣與狂妄。起初他們掙扎,玻璃上的劃痕是最憤憤的印記,而后定是無奈、凄涼、絕望,最后麻木。所以能怎么樣呢,只有趴著,背對一切人類,等待著死亡。
筆至此,幾乎窒息。
我不敢回想我最愛的老虎。駐足片刻,我依舊喜歡他們厚實的腳掌,微翹的尾巴,完美的紋理。可只是單純的喜歡,沒有王者風范的老虎無法贏得我的敬仰與更多的驚嘆。匆匆拍了幾張照片,如今卻不愿翻看,仿佛那是對他們的侮辱。有誰想被拍下無可奈何、失魂落魄的樣子呢。
我看著滿園的孩童,想,以后我絕不帶自己的孩子來圈養式的動物園。這不是動物該有的樣子。或許你可以盡情觀察他們的體態但絕對看不到神態,可以看到身體構造,但絕不能領略風度氣質。這太粗淺了,也太不公了
每種生物生來就該有他自己的樣子。這“樣子”并不是單純的生理構造,更是一種精氣神兒。就像老虎獅子的王者之風,狼與獵豹的桀驁不馴,天鵝的舒展優雅,甚至是樹懶的緩慢呆萌。而這些都是特異的環境所造成并延續的,也正是這些組成了生物的多樣性,讓整個世界變得耐人尋味,炫彩繽紛。我們享受并沉醉于這份精彩,又何德何能去強行改變它、禁錮它呢。
以此類推到人類。每個人生來有自己的模樣,更應當按照自己的人生軌跡活出自己的精彩。女人應當優雅,男人應當強壯,孩童應當天真可人,老人應當和藹豐富。我想我還是更推崇這種更富秩序性的軌跡。
這次動物園之行帶給我的是悵然引發的思考。我突然不明白圈養式動物園存在的意義。作為宇宙目前的主宰,有些事情人類如果不保護,也許有天就真的蹤跡難尋。
最后,就讓我關于對動物園的向往之心埋葬在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