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劇透
在一個心情有些低落的午后,連著看了《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和《伯納黛特你去了哪》。
雖說《世界上最糟糕的人》表達的日常和情緒是淡淡的,文藝的,《伯納黛特你去了哪》更有點輕喜劇的風格,但放在一起對比,卻都有一些沉重。
先來說點快樂的吧。
1
感受「小事」
兩部影片里,女主都會為生活中的小事動容,沉浸其中。
是日光,是夕陽,是莽撞生長的枝椏,是和女兒一起在下雨天唱歌,也是體內所有的情緒,腦海里所有的思考,生活中游蕩的復雜。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里的朱莉,從眾人為男友慶祝的熱鬧氛圍離開后,一個人走在街道上。她看到夕陽西下,停了下來,看天色一點點黯淡,心情也從看到落日的驚喜變得郁郁寡歡。男友的光芒與她無關,入夜后,她是如此孤單和普通。
后來經歷前男友的離世,她同樣是呆呆看著天邊,一個人坐在碼頭,直到日出的光重新籠罩大地。朱莉臉上有了釋然和輕松。悲傷不會在一夜間消失,但日落日升,這種自然的秩序感承托住了她的難過、傷心和崩塌。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里的伯納黛特性格特別開朗,她會為了生長進家里地毯下的枝椏「開路」。伯納黛特察覺到了厚重大地毯一處不平整的地方,她在凸起處切開了一個口,然后把四角固定住,讓地毯下面的枝葉探出頭來。
在接女兒阿比回家的路上,兩人一起大聲唱著「Time After Time」。
If you're lost you can look and you will find me
Time after time
If you fall I will catch you I'll be waiting
Time after time
If you're lost you can look and you will find me
Time after time
If you fall I will catch you I will be waiting
Time after time
唱著唱著伯納黛特就開始哭。她哭生活日復一日的平庸,哭她離開了創作,哭自己還能找到自己嗎。
還有一幕是伯納黛特的女兒說,如果她媽媽來看她給小朋友編排的簡單的舞蹈,伯納黛特要被「可愛死」,一定會「感動哭」。伯納黛特去看了,也確實被這種簡單和可愛感動,這些時候,她的心是打開的,她還能從這些小事中獲得能量,獲得情緒的波動。她也十分在意女兒,在意她的演出。后面女兒說,她最好的朋友是媽媽,真好啊。
日出日落隨心境變化可以有不同的解讀,讓枝椏肆意生長是內心里的慈悲,同時,朝陽夕陽,自然樹葉默默在那里,自有姿態。
也可以把這種為自然、為美、為生活中異樣細節而心動的特質稱為「文藝」,但我猜每個人都有這些時刻,不只是「文藝」的人在某些時刻為一花一草駐足,或者書寫、繪畫,平凡日常外的一點點不平凡的事情,都能擊中人心里的某一部分。
2
滋養的感情和自我的野蠻生長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里的朱莉,隨男友阿克塞爾去和他的朋友們度假。阿克塞爾的朋友們與他年齡相仿,四十多歲,有妻子,有孩子。朋友們的感情已經進入了所謂的平淡期。
平淡期有很多種。有那種湊合過吧,還能離咋地;有那種為了家庭的運轉,伴侶雙方的重心變成了賺錢養家和撫養孩子;有那種大吵大鬧夾雜不離不棄的陪伴和習慣。
當朱莉和聚會的人都開始起舞時,氣氛變得熱烈,朱莉邀請最后一個坐在沙發上的女性加入,眾人跳得越來越歡快,突然,那位女性被丈夫高高舉起時,頭撞在了吊燈上,流了血。她馬上拉下了臉。
聚會結束后,朱莉自責自己玩起來就停不下來,有些過火。男友阿克塞爾安慰她,不是她的錯,大家都玩得挺開心的,最后只是意外。接著他們聽到那對夫婦尖銳的吵架聲。
頭被撞破的女性大喊,你一點都不在乎我。她的丈夫辯解。(一點疑惑,在還有其他朋友的大屋子里或者公共空間里,哪怕爭吵,是不是克制一些會更得體?)
本來朱莉和阿克塞爾是上下鋪,但為了安慰朱莉,他們在下鋪的小床上緊緊相擁。別人的不和諧反倒襯托得朱莉和男友很親近,哪怕前一天在吵架的其實是他們。
第二天,朱莉看到那對夫婦在海邊擁抱,他們和好了。
在長期穩定親密關系里的伴侶很神奇,他們有最深的矛盾,對彼此說出最難聽的話,卻仍舊是彼此最親近的人。我不知道這種「恨」和傷害是如何兼容愛和信任的。我不知道無數次放棄、離開念頭之后又原諒、恢復,是不是留了一道道疤痕。
還是說,疤痕代表傷好了,傷痕累累,愈合之后,還可以繼續健康地活下去?
小時候聽媽媽歇斯底里地和爸爸吵架,我明白作為女性,她對我爸的某些持續不改的行為是多么的失望和憤怒,我明白似乎除了火山爆發,她不知道如何才能改善兩人的處境,我明白她越積越多的絕望和無助。但是要掀翻房頂的聲音和刺耳的人身攻擊并不能讓另一個人覺醒和改變,更不能讓自己內心所有的壓抑得到舒緩。
他們厭惡著對方的某些方面,給彼此創傷,卻也包容著彼此,難舍難分。
另一個電影《伯納黛特你去了哪》,有點女性為了家庭放棄事業的老套敘事影子。
朱莉或許很普通,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也沒有任何突出的天分,但她不愿意活在男友阿克塞爾的成功與成家生孩子的時間線里。她有了看似聽從自己心意的選擇自由,無需對家庭「奉獻」。
伯納黛特則是老天爺賞飯吃,天賦異稟,創造力極強。但她因為事業的一時失意,丈夫的成功和養育孩子而回歸家庭20年。
家庭的主要矛盾,總是有誰回歸家務和育兒多一點,待在家里更長時間的那個人,總是更憤憤不平。《墜落的審判》是男主回歸家庭更多,一樣逃不出這樣的結局。
對于尚未進入婚姻,養育孩子的女性來說,不禁疑問:事業一定是比家庭更重要的嗎?如何處理家庭關系中的權力斗爭?在家庭付出更多必然意味著對工作投入的失衡,那么如何平衡事業心,只有女性需要去主動平衡嗎?哪怕在家里勞心勞力,伴侶真的會欣賞這樣的付出嗎?
伯納黛特的丈夫埃爾金,向心理咨詢師說了當初那個熱情洋溢的藝術家女友是如何吸引他的。她優秀,創造力驚人,精力無限。是那個工作的她,是那個創造的伯納黛特吸引了他。但他卻任由自己的事業勇攀高峰,將伯納黛特帶離了她是天才的世界。
然后在日復一日的平庸中,他覺得伯納黛特瘋了。在家庭瑣碎貢獻少的人是不是無法理解日復一日「家務」(不只是重復性體力活)對人的摧殘,只能在某一個自己臆想的制高點上指責一個「瘋女人」。
好吧,公平點來說,那個在外工作更多的人,被社會壓榨到不能多關心一點家里了嗎?兩個人持久的,敞開心扉的談話好奢侈啊。工作、目標、夢想、家庭、養育孩子,注定矛盾重重,彼此排斥嗎?還是說在時間的加壓下,所謂的強者才能sort things out。
比起重復性體力活纏身的家庭婦女,伯納黛特有一點幸運的是,她需要做的家務似乎不是那么多。但很明顯,從她收集家里漏水的方式,她悉心陪伴女兒十幾年來看,她懂如何生活。哪怕有「虛擬助理」為她買快遞,訂票,她仍舊是整個家庭的管家,事無巨細。
但伯納黛特終究還是閃光的,她有一個和她一樣開朗、明事理的女兒,她傾注的愛,是她自己創造的奇跡。
感情的堅固程度是由什么構成的呢?《把日子過明白》一書里,作者龍飛律師強調了女性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業或工作,只有要了經濟基礎,就無須依附于任何人,就能自己為自己的生活說了算。所以那些回歸家庭的女性,多多少少擔心,幾年,十幾年,幾十年,那個賺錢的伴侶會一直義無反顧維系家庭關系嗎?
伯納黛特刷的是丈夫的卡,而不是她自己的。也有可能和社會、人群長久保持著距離的她,并不能清晰敏銳地感知到社會的變化,于是她輕易地告訴了陌生人他們家所有的信息,差點掉進了電子詐騙的陷阱。吸引丈夫的是那個光芒四射的伯納黛特,而不是被日常消耗的她。最令人痛心的是,丈夫為了幫助她,幫助這個家庭,要把她送進瘋人院。(精神疾病這種事情,太難辨、辯了)
時間久了,伴侶間的溝通和交流就不再順暢,做自己變得越來越難,最后,是生活在一起,但同時自己把自己隔絕在了家庭之外。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的結局很輕快,能再次發光發熱的伯納黛特被工作拯救了,忙到很少在家的丈夫因為公司架構調整辭了工作。女兒也不想離開家去寄宿學校了,畢竟上大學后就不能經常在家了,一家人跨過了這個坎,相親相愛又「團聚」在一起了。
這個解法看起來有些簡單,但是是奏效的,也能這么解。無論男女,無論是否處在家庭之中,保持自我都有解法。
一是不當受害者,不找是誰讓你成為了受害者,一遍一遍地幫助自己支棱起來。該工作工作,該付出付出。二是不要逃避生活,不要逃避狗屁工作,不要逃避真實。
我有個朋友早早結婚,像《老友記》里Rachel的媽媽,小時候被家人養著,長大后結婚被丈夫養著。這位朋友自覺自己是個懶人,在家人安排的國企里無所事事,想回歸家庭,但每一種選擇都有代價。她找了一個家里經濟條件還不錯的男生,很快結婚、懷孕了。
相親、結婚、懷孕,她每時每刻都在猶豫和矛盾之中。想拒絕這樣的生活,卻又無法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一邊說著我要生幾個孩子,讓我的孩子陪我玩,這樣就不需要和整天打游戲的老公較勁,一邊獨自在自己母親家養胎,抱怨著懷孕的辛苦和忌口的痛苦。
她說,「靠人施舍的感覺,一點也不好。」
什么時候都不要忘記,把自己從泥里拔出來,一遍又一遍地拯救自己,愛護自己。有朋友、家人、心理咨詢師的幫助固然好,同時 ,要自己對自己負責。Time after time。
那么滋養的感情和自我的野蠻生長可以兼得嗎?
不知道有多少人幸運地遇到了讓自己做自己,并且支持自己的另一半,或者成為這樣的人,支持自己的伴侶。也不知道維系這樣長久的感情的秘訣有哪些?
我猜,首先兩個人都是會愛的,懂愛的,也是會被愛的,是比較完整的,而不是帶著很多未解決的創傷來維持一段親密關系。第二是,兩個人都是成長型思維的人,人總會不斷變化,不向前可能就會變差,也不是說一直奮斗,升職加薪,而是學習、感悟生活的復雜和平庸。
再次是真誠,是人好。兩人在長久的關系里,位置是動態的,當一個人高歌猛進的時候,是不是還能溫柔地、溫暖的被支持和支持另一個人,一次次選擇站在對方那里。
當想要嚴肅的親密關系時,一開始都是沖著天長地久去的,后來,兩個人在和社會、自己的交互中生發出各種枝條,這些枝條和對方的聯結、纏繞在一起,感情也會變化。維系感情,升華感情,的確需要心力,但不意味著,果實不甜,或者不能輕盈。
3
想在一出什么樣的戲里?
電影《世界上最糟糕的人》里,朱莉和另一任男友艾文德以及朋友們一起嘗試了「致幻蘑菇」。
她盡情地在眩暈和幻覺里,批判、嘲笑、反擊了她生活中的這些男性和社會的教條。冷漠的、不負責任的父親;催生孩子,高談闊論的男友;沒有上進心,單薄的另一個男友;衰老;月經;肥胖;成為母親。她批判地很爽,也批判了自己。她身上有這些人的反面和相似面。
現實是,她在「致幻蘑菇」的作用下,把家里搞得一團糟。不過,發瘋一下還是很爽的。因為看見了潛意識里想解決的問題,總得給一個出口,讓傷痛、不滿宣泄一下。
有點搞笑的是,兩人說他們再也不嘗試「致幻蘑菇」了。
伯納黛特的戲,是美景,靜謐,自然的力量。她暈船之后,極度憔悴,醒來看到了日光輝映中的冰川。
南極和其他異域風情的國度相比,有另一種吸引力,遠離城市,遠離人群。
恰好,當伯納黛特獨自走出家庭,逃離要把她送進精神病院的丈夫,她獲得了機會——在南極建造科考站。
朱莉的戲是腦海里的一次高潮,伯納黛特的戲是看見了廣闊的南極。她們都在戲里與自己的一部分做了和解,被治愈了一些。
如果你可以任意導演、出演一場戲,那是什么樣子的?
P.S. 很愛伯納黛特的性格。在邁向中年的過程中,看看周圍的人,或者網上一些人的生活狀態,多多少少有些些沉重的部分,有些不再激動的部分。但伯納黛特仍舊是歡脫的,在憤怒和生活的重錘下,仍舊有絲優雅和克制。
或許日常,我們想找這種歡快的感覺,可以試試「適當發瘋」。
*圖源網絡
周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