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讀科幻小說,偶遇一本波蘭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萊姆的《索拉里斯星》,不同于印象科幻小說中的外星人,神奇生物,或者是人類面臨的未來世界,這本小說為我們描述的這個被神秘大洋覆蓋索的拉里斯星球。來到星球上的科學家遇到了很多未解之謎,雖然他們試圖做出各種各樣的推測,但每個解釋都難以自圓其說,不過是用“一個更費解的謎代替另一個謎而已”……
索拉里斯星位于一個雙星系統,這里有紅藍兩顆太陽,它圍繞著雙星旋轉,由于紅藍太陽質量不同,行星的公轉軌道發生周期變化,正常狀態下一年是冰河世紀,另一年則高溫炙熱,所以星球上沒有人類概念中的生命,但這里有一片具有智慧的膠質海洋。它可以改變軌道,創造想要的一切。
人類為了研究索拉里斯星上的“大洋”建立了空間站。心理學家凱爾文在做研究的過程中,看到了自己的女朋友海若,但她只是一個復制品,“大洋”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它給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類送去的客人都是他們心里隱秘的期待。當凱爾文看到美麗溫柔的海若,極為矛盾,一方面他覺得欣喜,另一方面又不相信眼前的一切,他通過各種實驗來探尋眼前的“海若”與真正海若的不同,以及這片星球上神奇的大洋究竟怎樣創造了這個永遠無法消滅的“海若”。
在這片大海面前,人毫無秘密可言,心靈深處所有的秘密都袒露無遺。它不但改變了行星的運行軌道,還把人類所有的知識和情感結合在一起,將人置于絕望的境地,讓人難以做出抉擇。大洋造出了所有的訪客,但這也許是人類自己的假設。凱爾文覺得這個星球的海洋像浩瀚宇宙中的隱士,它似乎毫無目的,但卻變化出各種形態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局限和渺小。
凱爾文最后一次開著太空船到“大洋”上,海面的小島詩意般寧靜而優美,在太空站里的幽閉,恐怖和壓抑一掃而光,海中升起的柱狀海浪如同花瓣跟他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面對仿佛有生命的海水,他終于找到了平靜和安穩的力量,當我們面對不可知的時候,也許最需要的就是這種靜默的力量。
人類總是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卻容易被自我膨脹沖昏頭腦,有些大自然的法則和宇宙的奧秘不是我們可以隨意揣摩的。事實上人類做的很多科學研究已經超出了的認知和掌控范圍,如果不加約束就會成為一場災難。小說告訴我們宇宙不是為了人類而存在,別用自大和科學的名義去試探它,否則就會受到巨大的挫敗和懲罰。人類的文明進步需要理性和敬畏之心。總覺得科幻小說的故事總有一天都會實現,但希望科學的發展不會把人類帶向毀滅,那些災難性的事件不要再發生,還是日子安穩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