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喜歡交朋友,但不喜歡供祖宗。
每當(dāng)想到那些借著我們善良,卻自以為是還理直氣壯的人,腦袋里都會在想這狗逼崽子覺得自己是哪根蔥啊!你不懂得拒絕別人的時候,就是別人不要臉的開始。
當(dāng)你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時候,想想他們?yōu)槭裁春靡馑紴殡y你。
是這樣的,有一種自卑叫做過度友善。
生活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看重面子、有求必應(yīng)、害怕讓人失望、試圖用自己的友善取悅所有人。在他們心里,害怕拒絕,認(rèn)定拒絕別人是一件特傷面子的事。以為這樣就會贏得別人的尊重,然這只是來自于內(nèi)心的懦弱,是一種自卑。
總以為自己的善良和退讓能讓對方得到啟示和效仿,但大多數(shù)時候是無效的。對方只會認(rèn)為自己達(dá)到了目的,實(shí)現(xiàn)了企圖,而你是特別容易被使用,最后淪為工具而不是朋友。
最簡單的例子,朋友借錢的時候我們都是出于善心幫忙,秉承著“好借好還,再借不難”的作風(fēng),道理我們都懂,可是怎么好意思讓別人還錢,張不開嘴也邁不開腿。
俗話說,現(xiàn)在借錢的都是爺,我想什么時候還就什么時候還。可是這些人怎么狠心為難這么善良可愛的我呢?這就是生活中人和人糟糕的關(guān)系真相。
朋友們,不要勉強(qiáng)自己,不想做就拒絕,能為難你的,多半都算不上什么朋友。
我們要知道做自己生命的主角,而不是別人生命中的看客。
無所謂得寸進(jìn)尺,很多時候,失望到一定程度后,反而會開出一朵花來,叫做無所謂。
肯定又有很多人說了,這些道理誰都懂,但是誰又能做到,現(xiàn)在的社會不裝模作樣,怎么混的下去。總會有需要別人幫忙的時候,也總會有別人來求你的時候,互幫互助賴以生存的食物鏈,斷了絕對不行。
我竟然無言以對。
人都是非常貪心的動物。
你對別人好就像一顆糖,吃完就沒了,反而你哪天沒糖了,別人卻會反過來說你:哎?你怎么這樣?這就是人性。
生活應(yīng)該是不斷做減法的過程,減去不合適的伴侶,減去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減去負(fù)能量的情緒,減去不必要的場面形式。讓生活簡單純碎,才會有更多的空間和余地給自己。
環(huán)境的不同,想說的話別人也未必能懂,也就慢慢學(xué)會了自己承受,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嗎就別放縱善變的情緒,脾氣永遠(yuǎn)要大于本事,哪有什么錯過的人,會離開的都是路人。
多學(xué)一項本事,就少求人一件事。
不求人辦事,就理直氣壯做事。
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我就拒絕你了怎么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