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終于有時間把李笑來的微課程從頭至尾地聽了一遍。前幾天利用早上的碎片時間斷斷續續地聽了幾句經典的句子,這已經令我非常亢奮了。他的一些觀點特別有意思,比如漫無目的地讀書,能讀多少就讀多少、不用挑;挑書也是個逐步積累的能力,生活中如果真的挑書會失去獲得意外好運的可能性。再如他說到自己讀書非常得雜,所謂雜是指抓到什么就讀什么、基本是到了饑不擇食的境界,這樣的好處有幾點:閱讀變成了像吃飯一樣的需求,不讀腦子就會餓;經常會有意外的好運,從各種莫名其妙的地方獲得了各種知識。。。。真的很有意思,閱讀是一種輸入,而寫作則是一種輸出過程。如果我們能將閱讀和寫作變成像吃飯一樣的需求,不讀、不寫腦子就會餓,這該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呀。
李笑來講到有些人之所以寫不好文章就是閱讀的太少。其實一直深受中國應試教育的影響,從小學習語文似乎就不是很明白看雜書的重要性。小時候為了能寫好作文,只會看一些作文選、世界名著,對于其他的和讀書考試無關的恐怕也不會多看。直至前些日子我在看一本育兒的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才發現其實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或者說希望孩子能提高寫作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是讓孩子看大量的課外書籍,包括言情、古裝武打書籍。但這點恐怕大多數家長很難做到,會覺得孩子這是在不務正業。所以聽了李笑來說的看書雜,我也特別有感觸,最近也在看一些雜書,很享受書中所提到的一些觀點,有時會產生很多共鳴、甚至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所以閱讀真的可以成為像吃飯一樣的需求,我相信隨著讀量的增加和積累,我的寫作水平也會逐漸提高,會不會突然有一天哪天不寫文章渾身不爽呢?誰知道呢!
另一個讓我印象頗深的觀點是:做任何事不需要你堅持、不需要你努力。為什么這么說呢?他說凡事需要努力、需要堅持的事情說明你骨子里不愿意做呀,既然這樣、恐怕最終也會事倍功半吧。那么應該怎樣呢?無論做什么事情在開始之前想盡一切辦法,為這件事情賦予重大的意義,并且是多重重大的意義。這樣你在做一件事情時是“根本停不下來的”。太美妙了。當我聽到這段話時真的興奮不已。就像有時我們工作又累又苦,但錢又不多,過多的抱怨也無濟于事,相反我們如果把它想象成自己的事業,想象成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開始創業要做的事情,那么今天的努力就是一種積累,是不是感覺會不一樣呢?心態好了,恐怕工作效率也更高了吧。就像在頭馬,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是出于自愿的,為的是提高自己的演講力也好、領導力也好,這就是這件事情本身的重大意義:我們在學習、在成長。真的太棒了。根本停不下來啊。
關于李笑來有太多精彩的內容,今天先談這2點。未完精彩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