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布筆記,請查看: https://mubu.com/doc/explore/19901
0. 前言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如何實現自己的規劃?本課程均有答案。
尋找職業生涯發展之路,是要將自己內在能力優勢與外部職場、市場的需求結合的過程。
對內,探求自己的天賦;
對外,看職場的需要,看市場的趨勢。
薛毅然老師從看自己、看職場、看市場三個角度來幫助我們理解職場規劃。
1. 看自己:找到你的優勢
1.1? ? ? 什么是職場優勢?
巴菲特有著名的“護城河”理論,企業要建立獨特的競爭優勢。個人在職場也需要護城河,建立專業能力壁壘,這個壁壘要圍繞自己的職業優勢。
職業優勢,包括表現出來的特出能力,也包括做事的風格甚至思維方式。
職業優勢形成的公式:職業優勢=天賦×投入
在你天賦領域內,持續地投入訓練,能夠形成職業優勢。
1.2? ? ? 探索職業優勢工具有三個
1.2.1 自我洞察
自我思考三個問題
你做過哪些有成就感的事?
你做哪一些事情之前會充滿期待,愿意把時間花在上面?
你認為如果自己努力的話,可以擅長做哪些事情?
自我探索有局限性,每個人有自己的認知盲區。
1.2.2 周圍人眼里的你
首先,找兩到三個比較懂你的人。
然后,問他們以下問題
我做過那件事比較好?為什么?
我在您的團隊里,您會把哪一類任務交給我去做?
我在那些方面表現突出?
1.2.3 職業測評工具
主流測評工具列表
自我解讀測評結果,可能有困難,最好找到職業規劃師解讀。通過兩三個顧問結合多個測評工具,分析結果出現的重合區域,就是你的優勢方向。
1.3? ? ? 職業優勢的正確使用
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是一個過程,你不只適合干一件事,有很多可能,不要給自己設限。
知道優勢的同時,也知道短板。
沒有必要和短板較勁。
沒有必要被短板嚇跑,所有能力都可以通過訓練提升。
優勢說明書,將測評的結果匯
2. 看職場:你在能力層級的哪一級
1.1? ? ? 職場中對自己的思考
職業發展,要依靠在組織中成為“更重要的角色”來實現,思考三個問題:
現有公司晉升軌道還能走多遠?
走專業路線還是管理路線?
現在努力的方向對不對?
思考的起點是自己能力
一個崗位必備的能力是什么?
你有這樣的能力嗎?
你的潛在能力是什么?
1.2? ? ? 能力圖譜:從小白到高手
能力圖譜
第一階段:小白
剛進入職場或,剛轉型一個新的領域,開始的狀態都是小白。
關鍵:快速取得別人的信任。要重視執行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避免兩個心態:一是害怕出錯;二是輕視基礎性工作。
第二階段:獨當一面,自己做
能夠承擔獨立完整的責任,崗位職責比較清晰。
關鍵:知道怎么脫穎而出。
一是,專長特別突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絕對領先優勢;
另一種,綜合實力突出,不僅專業方面不錯,還具備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能整合內外部資源達成工作目標,呈現出帶團隊的潛質。
審視自己的優勢,做出發展選擇:專業技術工作OR管理類工作
避免:安于舒適區。在這個階段,容易習慣在自己的舒適區做事,慢慢變成流程的搬運工。
可以思考:
這份工作能否發揮我的優勢?
我如何才能在工作中展示我的優勢?
我更可能成為團隊中的技術骨干還是管理者?
第三階段:準高手,定方案
具備項目管理、團隊管理、跨團隊協作的能力。
準高手是職業生涯中的關鍵時期,要盡早進入這一層次。遲遲不能進入這個階段,可能錯過了最佳的晉升階段。
克服以下困難:
第一個,不會指導分配任務。要界定工作職責,合理分配工作任務。
第二個,不會給別人賦能。要重視和上下級、內外部客戶的收入溝通,了解下屬特長,輔導他們解決問題。
第三個,不知道如何跨團隊整合資源。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上司換位思考,對合作伙伴建立雙贏的關系。
還有兩個特點:
第一,會創造性的解決難題。
第二,能夠形成一套打法和方法論。
第四階段:高手,戰略布局
職場中的金字塔尖。這個階段,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
此階段核心:做好戰略性的決策
戰略上的思考。圍繞整個行業的趨勢去通茶,思考到底應該在哪些地方投入資源,怎么排兵布陣,設定公司發展方向、商業模式。
學會權衡利弊,平衡短期和長期利益,合理分配資源。徐暉如何應對風險。
把戰略執行到位,培養團隊和管理團隊,建設組織氛圍。
如果不能持續突出業績,可能會被淘汰出局。尤其是在四十歲以上,容易遇到中年職業危機。
1.3? ? ? 能力圖譜的應用
1、選擇發展路線:明確自己所處的層級,能夠上升到的高度,走技術路線還是管理路線。
2、了解上升路徑:繪制每條路徑上的能力圖譜,評估那一條路徑更適合。
3、專業路線的陷阱:專業更新換代快,要與時俱進;專業路線也面臨跨部門溝通和合作。? ?
3. 看職場:找到能力提升發力點
3.1? ? ? 職場通用能力庫
薛老師總結通用類的崗位勝任要求:包括自我管理、人際交往、思維決策和領導團隊四個方面。不要有限制性短板。
內核圈:自我管理,是持續成長的關鍵。
第二圈:人際交往和思維決策,兩方面不同的人各有所長,但不能有限制性短板。
最外圈:領導能力,進一步職場進階,需要影響他人,調動更多資源。
職場通用能力庫
3.2? ? ? 能力圈層的解釋
3.2.1 自我管理
目標管理:宏觀上講是基于未來做當下的最好的選擇,就是資源如何分配;微觀上講就是如何確定目標、如何達成目標。
時間管理:幫助有效提升效率。
情緒管理:
自我賦能:找到持續激發成長的動力機制。
3.2.2 人際交往
人際理解:
溝通表達:
關系建立:
說服談判:
組織協調:
3.2.3 思維決策
系統思考:
方案設計:
風險控制:
有效決策:
創新思維:
3.2.4 領導團隊
知人善任:
凝聚團隊:
資源整合:
跨團隊合作:
績效輔導:
3.3? ? ? 不同職業階段能力的要求
3.3.1 自我管理
職場初期,重視目標管理和時間管理。
發展到一定階段,尤其是晉升爬坡期的高壓狀態,重視情緒管理和自我賦能。是能量補給站。太驗證核心卡在情緒管理上。中高層管理人員會借助教練輔導,幫助自己構建賦能體系。
3.3.2 人際交往
比較基礎和重要的兩點:
第一,要能了解人與人之間的思維、行為的差異性??梢越柚鷾y評工具,把人進行分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對待方式。
第二,特別重要是,溝通與表達。溝通表達分為說和聽,能夠懂別人的意思,把自己的觀點表達清楚。不擅長溝通表達,在職場晉升中會吃虧。通過刻意練習可以提升到達標狀態。
3.3.3 思維決策
沒提這點。╮(╯╰)╭
3.3.4 領導團隊
從準高手到高手階段,特別需要領導能力。領導力需要提前學習和訓練。
核心是知人善任和整合資源,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并為團隊整合內外部資源,引領大家達成團隊績效目標。
3.4? ? ? 制定你的能力需求庫
3.4.1 制定專屬能力庫
先把通用能力庫的每項能力搞清楚,了解能力背后的含義和要求。
根據通用能力庫,結合自己的崗位和發展需要,定制和迭代自己的專屬能力庫。
可以去招聘網站,查找目標崗位的能力要求;可以觀察上級或公司資深員工,他們的能力特質。
3.4.2 辨識能力優劣勢
運用找職業優勢的方法,辨認哪些是優勢能力,哪些是不占優勢的能力。
尋找關鍵能力的缺失。關鍵能力是你目標崗位重要但缺乏的能力。
3.4.3 能力GAP
能力GAP,就是短板的關鍵能力。
確定三個左右能力GAP,作為培養目標。確定能力GAP有困難的時候,可以采用打分制。
結合實際情況,確定重點著力的方向。
4. 看職場:如何避免限制性短板
4.1? ? ? 成就動機驅動
能力可以通過刻意訓練提升,要有意愿去提升。意愿,就是動機。
如果你想有更大的成就,關鍵看你想不想,有沒有足夠的成就動機。
4.2? ? ? 重視認知構建
有了意愿和動機后,需要認知層面的學習和實際的訓練。
對于各項能力進行思考,解決思考的問題,就構建了基本人認知
這些能力要項究竟是什么含義?
包含哪些具體的內容?
做到什么程度算達標?
做到什么程度算優秀?
要向提升這些能力有沒有什么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
薛老師特別提出,建立與人際理解能力是職場的重要能力。
當你知道別人跟你在哪些方面不同,你跟別人在價值取向、核心動力有什么差異,才能進行更好的溝通和關系建立。
作為管理者,要對人有基本的了解,放在合適的位置上,知道怎么進行績效輔導和風險監控。
作者推薦的人才測評與人才發展類的書。
《天生不同》MBTI《讀懂MBTI再工作》
《4D卓越團隊》4D領導力
《發現你的行為模式》DISC
《優勢識別器2.0》蓋洛普優勢測評
《大五人格心理學》BIG FIVE
三個構建認知的方法:
第一,主題閱讀
包括閱讀經典書籍和碎片化閱讀。
一定要做讀書筆記,把關鍵內容梳理出來,轉化為自己的理解和認知。
第二,參加培訓課程
解決構建認知的問題。
第三,觀察和交流
向身邊的伙伴學習
4.3? ? ? 最小可行性單元的刻意訓練
能力提升的兩個條件,意愿和認知,最重要和最難的是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考驗的也是你的目標管理和時間管理能力,都指向持續的自我賦能。
最小可行性單位刻意訓練的例子——提升溝通表達能力。
每天找一個議題,晚上跟家人或朋友復述一遍,遵循三個步驟
提出論點
闡述論據
用最后結論扣住論點,同時要對論點進行進一步升華。
提升談判能力,可能餐廳飛機,跟別人協商換座,請同時協商幫忙。
提升資源整合能力,針對身邊的客戶、朋友、同時建立虛擬資源數據庫,每天用30分鐘分析某位伙伴的資源屬性,以及可能產生的資源整合契機。
5. 看市場:找到屬于你的“快車道”,找到好機會
5.1? ? ? 成為信息“寬膠帶”,保持對趨勢的敏感
很多時候,我們在職業發展上做不出更優的選擇,表面看是沒有選項,其實是你們有看到選項。
不要等到需要找工作的時候再去看工作機會,要始終抱著為自己制造選項的心態。
制造信息“寬膠帶”,擅長吸收信息,把信息與自己的認知體系融合,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斷。
第一,關注趨勢。主流媒體、行業熱門,都是趨勢信息來源。
第二,人也是信息來源。對目標領域的人、級別高的人,進行信息盤剝。
第三,朋友圈信息可能比媒體信息更快。
第四,搜集信息后,要分析信息,發現各種可能性。
5.2? ? ? 充分調研和摸底找工作
5.2.1 找工作要更加主動。
傳統方式,根據崗位關鍵詞進行搜索,通過公司規?;蛐匠晁竭M行篩選后,投遞簡歷。
要更加主動,先圈定范圍,再對工作進行摸底和調研。
這樣做是有兩個原因:
一是,很多好機會,被內部推薦名額占滿;
二是,如果你在自己的領域做的足夠好,好工作會來找你。
好工作,要比你目前的情況有差距目標。不要自我設限,要爭取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機會。
5.2.2 調研工作信息
調研的目的有兩個
一是,矯正認知偏差。對行業或崗位的認知與真實情況是有偏差的。
二是,明確你跟目標崗位的差距。想辦法彌補差距,或說服面試官。
如何做調研
第一,看行業里的事,關注相關的報道。
第二,看行業里的人。
一種,公開的人物。比如創始人的公開演講。
另一種,線下去找到對這個圈子比較了解的人,四個參考問題。
這個崗位主要對哪些事情負責任;
這個崗位的KPI是什么;
未來的成長空間在哪里;
最難以忍受的是什么。
5.3? ? ? 衡量工作機會的兩個標準
第一,你身邊的大多數同事,是不是都比你牛。
第二,未來一到兩年,你在這個公司里工作,會遇到哪些挑戰性的任務,能push你提升哪些能力,能積累什么資源,這些能力和資源是否能助理你下一階段的加速成長。
6. 看市場:加大與好機會相遇的概率,讓機會找到你
保持對市場的敏感度,觀察市場的趨勢,去發現好機會;同時,增加與市場接觸的機會,讓好的機會尋找到你。
6.1? ? ? 利用接觸點,做好價值呈現三類接觸點場景:工作場景、社群場景和互聯網。
6.1.1 工作場景:體現職業價值最直接的地方。注意下列幾點:
一是,會呈現優勢,呈現獨特性,讓自己更容易被記住、被看到。工作中把自己的特點釋放出來,形成自己的標簽。比如“發票深加工藝術家”。
二是,有作品意識,把工作成果展示成一個可以傳播的作品。瑣碎的工作也可以通過總結升華成方法論分享出去。
三是,與外部客戶或合作伙伴接觸,有潛在機會,需要克服保守心態。
第一是,覺得個人情況是隱私。其實不跟外部進行信息交換,會失去很多機會。
第二是,有人覺得自己做的事沒有那么牛。實際你能做的,可能別人覺得比登天還難。
你越是年輕,越是需要被整合,機會是別人賦予你的,別人愿意賦予你機會,前提是你對他呈現了你的價值和你的優勢。
6.1.2 社群場景:包括線上和線下,可以是興趣社群或其他各種社群。
一是,不要太保守,要展示自己,讓別人了解你自己,這是關鍵。
二是,要重視線下的聚會。
見面三分熟。線下其實是去搭接資源和人脈。
為后續聯系埋線索。線下見面要介紹自己,要了解對方,讓對方知道未來你們可能會發生交集的地方,或者彼此共有的興趣點,要“留鉤子”。
6.1.3 互聯網
對愿意獨自生產內容、不愿意與別人打交道,可以網絡為主戰場。
找到細分領域,持續去做去輸出內容,過程會很慢,但積累的效應會很大。
珍惜網絡世界每一次對外發聲的機會,每一句話都會有痕跡。
6.1.4 獵頭
結交靠譜的獵頭朋友,及時更新信息。
6.2? ? ? 撰寫你的產品說明書
個人產品說明書,是把自己作為一個產品放在職場和市場中去看的時候,你會怎么定位自己的功能,怎么去描述自己。
包括兩個部分:一句話描述和詳細說明。
一句話描述,體現兩個要素:功能性和獨特性
功能性是你能做什么事,解決什么問題,創造什么價值,要讓別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做什么的。
獨特性是你與其他同行相比獨特的優勢,一種是人無我有,一種是人有我優。獨特性要跟功能性產生聯系。
詳細描述:
我能幫人解決什么問題?提供什么價值?
以往有哪些成功案例,用戶對我的評價是什么?
與同類“產品”相比,我有哪些獨特性和競爭優勢?我未來可能在哪些方面培養出獨特性和競爭優勢?
我在那些平臺上有展示空間?潛在用戶如何能快速找到我?
產品說明書一方面幫助自己梳理思路、定位自己,另一方面也幫助別人更加清晰地認識你。
產品說明書要呈現出的東西有重點、有主線。呈現的事情太散,有些內容反而會變成扣分項。
7. 一些建議
對職場老好人的三條通用建議
第一,通過面試等形式,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主動創造信息輸入;
第二,你未來職業的路會很長,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會有持續的動力;
第三,學會整合資源,培養自己的后援團、智囊團。
管理路線和專業路線的發展
一定要有獵頭來幫你運營你的職業生涯。
在一些崗位上,如果沒有專業能力的積累,在大組織呆的時間越長能力越廢。
如果你能夠躍遷到總監層級,除了專業上真的不錯,還要非常能搞定各種各樣復雜的內外部人際關系。
專業細分領域的選擇:兩點
問自己內心深處最想做的什么事情。最想做的事情是內在的動力源泉。
這個細分領域必須要有前景。比如在行APP上的戲份領域。而且要看到未來的發展。
專業方向選好以后,三點
第一,要持續的積累。
第二,時間是最重要的。既要輸入也要輸出。
第三,成果。找到自己合適的方式去輸出。
跨界整合,一定是未來的趨勢。
專業人士的加速成長
提升能力
專業能力
相關能力
影響力
要有很多相關的資格認證為背書
提升專業影響力,寫文字方式或做課程的方式。兩三年
強調的幾點
第一,拆掉認知局限之墻。
到外邊花錢去聽課。
認證是衡量水平和能力。
第二,從銷售到專業人士。
銷售可以成為傳遞影響力的方式。
其他
內向的人,也要和外界建立人際鏈接。持續輸出專業文章,也是一種方式。
職業生涯三葉草:興趣、能力、價值
轉型,如果不能去大公司、著名的公司,可以從創始人合伙人背景比較牛的創始公司完成第一步轉型,在尋找更好的機會。
【筆記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