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2017了……又要老一歲”
“還記得年初時勵志要好好學習的,這么快一年就過去了啊。。”
“突然想到健身卡都快過期了,還沒去幾次……”
“又過了一年,依舊單身狗”
......
前些天,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這樣的“三省吾身”刷屏了?
新年來臨,回顧2016,小伙伴們都有什么變化呢?
年初躊躇滿志
年末認清現實
年初不努力
年末徒傷悲
年初單身狗
年末單身狗
年初體重兩位數
年末體重三位數
年初傻白甜
年末老司機
年初我愛她
年末我愛......他
年初泡妞
年末泡面
年初喜歡一個人
年末喜歡一個人
……
2017來了,
我們總是有太多的夢想沒有實現,
元旦作為新一年的標志,總是讓人察覺和唏噓時間的飛逝。
然而即使是十年之久,似乎也是一眨眼就過去了。十年前,唱著《不想長大》的女孩們已嫁作人婦,各奔東西;而陳奕迅的《十年》也已經是十多年前的老歌了呢!
時間,這個總是忽快忽慢、總是存在但我們怎么也抓不住的東西,到底該怎么看待它呢?
時間問題是古往今來最為深奧的哲學問題之一,哲人常為之絞盡腦汁。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這樣說時間:
時間因“現在”而得以連續,也因“現在”而得以劃分;“現在”是時間的一個環節,連接著過去的時間和將來的時間,它又是時間的一個限:將來時間的開始,過去時間的終結。
他說的是什么呢?
過去是指相對現在的過去,將來也是相對現在的將來。
已經過去的,我們只能回憶,無法改變。畢竟,后悔這種病那么肆虐,治它的藥至今仍未產出。將來,我們只能展望,無法預設。畢竟,周易這門學問如此風靡,但“天機不可泄露”。
即便是電影中預見未來的超能力也會有失誤,何況被看見的未來只有一個畫面,一個場景。
但編劇的腦洞再大也只是劇情需要,我們的2017具體怎么活,自導自演最精彩。
所以,即使看不見未來,但當你把 “現在”過好的時候,你就已經在塑造未來理想的自己了。
在西方哲學史上,奧古斯丁是第一個提出“時間是什么”的哲學家,他這樣說:
時間與事物不可分,沒有事物就沒有時間。一切時間都是現在,就是這三種時間:關于過去事物的現在(既回憶),關于現在事物的現在(即視覺)和關于將來事物的現在(即期望)。因為實在存在的既非過去也非未來,現在的一瞬間就是時間。
時間與事物不可分,沒有事物就沒有時間。
把握住現在,你就同時把握住了另外兩種時間——過去和將來。
站在新年的節點上,我對得起2016,那么2016對得起2015,2015對得起2014......同時,2016的精彩又為2017新的綻放拉開華麗的序幕,那么,2018,2019,就這樣一步一步地,我們的整個人生就因為“現在”而得以璀璨炫目。
如果你對2016滿是悔恨,現在開始反思又何嘗不是將來精彩的起點呢?
只有上帝在時間之外,他是永恒的;而我們在時間之中,從出生那一刻就開始走向死亡,唯有“現在”在我們的把握之中,“現在”也因此彌足珍貴。
活在當下,向死而生。
元旦,不在于它是否是耶穌的誕辰,不在于它是否出自《晉書》,不在于它與春節的差別;
元旦,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新的起點,它是現在。
哦不,其實任何時候都是一個新的起點。
所以,繼續制定你的新年計劃吧,就像從來沒有泡湯過。
每天背十個單詞/
每周去一次健身房/
每個月讀一本好書/
報班學習一項新技能/
去東南亞海島度假一周/
找到一個喜歡的人一起看極光/
……
好吧,我知道這次很可能又只是說說而已,但是誰管呢,人不勵志枉新年,至少“現在”這一刻我又超!自!信!
2017,愿你的夢想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