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學的時候,交到一個玩得很要好的朋友,在學校里形影不離。不知道朋友在那個時候對于其他的小孩子意味著什么,于我們倆而言友誼是一種歸屬感,她是我的,而我也屬于她。那個時候我們兩常常等到放學大家都回家后悄悄跑到學校背后的“小花園”對著藍天白云,落日歸雁許愿起誓,希望友誼地久天長,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還要如同現在一般陪伴在彼此的身邊。現在提起來確實有些搞笑,但對于那時的我們這是一句承諾。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我們相處得十分順利,是同班同學,下課又一起參加各種興趣班,美術,旱冰,國學......除了發小們,這個朋友與我相處的時間甚至多過了父母。直到六年級,我們開始有了各自的朋友,我去參加乒乓球比賽,她去了田徑隊。沒人覺得奇怪,還沒等到畢業,友誼已經在各自的心中漸漸淡去。不敢相信,現在我已經記不清她的名字,只記得那天起誓的夕陽被教室的窗戶框住,友誼沒有天長地久,留在記憶里的只有一幅夕陽西下。但慶幸的是,那時還小,不算遺憾。
再后來,初中高中,遇到了自己第一個喜歡的男生。記得那時他就坐在我的后面,每天學校的生活除了學習和幾個朋友外就只有他。和他一起聊天也好,一起畫畫也好,一起打籃球也好,我們總是會約好每天放學后進行各種有意思的活動,仿佛放學后離晚自習的那兩個小時只屬于我們倆。一切順利,我們進了同一個高中。那時學校有了學生會,學習也越來越緊張,因為在不同的部門,下課以后開始各自忙碌。三四個星期沒有時間好好聊一聊,一整個學期也沒有在一起畫過幾幅畫。說實話,當時真的很不高興,仿佛他打破了給我的承諾。于是,開始對他發脾氣,鬧矛盾,冷戰,不說話。那時的他同樣不開心,在一起的時間被其他不可避免的事情占去,也很無奈。同樣的,課后的我也把承諾給他的時間給了其他人,其他事。我看著他認識了越來越多的異性朋友,他也看著我下課和一群群男生打球聊天。到高二我離開高中去出國的預科班,那時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單獨相處過,直到出國前三個月他來告白。那時的我裝著對他失信的不快,拒絕了。只能說那時也還太小,任性也好,執拗也罷,即使違心也終是錯過。苦澀,還是朋友。
過了18歲,漸漸長大,開始戀愛,開始失戀。與小時候不同,不輕易提起承諾這兩個字,不是吝嗇而是認真。怕重蹈覆轍,學會收斂自己的情緒,開心傷心,希望失望。做事情不再那么自我,開始站在對方的位置思考。不喜歡談到未來,因為擔心走不到最后。一個向來說話做事看心情的人,開始考量自己的行為,在說話前盡量多想想,不發白條,不輕言許諾。但怎么說,與人相處,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如同打入木板的釘子,即使拔出也不可避免的留下痕記,即使刻意回避保留,也不做到規避所有不好的情緒。在心里默默做的斗爭,其實也就是那個沒有長大的自己接受不了故事里不美滿的結局。
可是無論想與不想,我們都會長大,要開始學會接受,接受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些不那么溫馨可愛的事情;接受寄出去的明信片別人可能收不到;接受那張珍惜的電影票的字跡可能會褪去;接受丟了的糖果失去了就是永遠失去。只有這樣,在經歷失望之后,我們才依然會相信有一天你會對那么一個人說:從現在開始,你只許疼我一個人,要寵我,不能騙我,答應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對我說的每一句話都要真心,不許欺負我,罵我,要相信我。別人欺負我,你要在第一時間出來幫我。我開心呢,你要陪我開心,我不開心呢,你要哄我開心。永遠覺得我最漂亮,夢里也要見到我,在你的心里只有我。當有一天敢毫無保留說出這些話時,才會真正懂得成長帶來的責任與壓力,甜蜜與快樂,不再是一句空話,而是因為給得起承諾,承擔得了失敗,所以配得上幸福。
成長無非是大醉一場,勇敢的人先干為敬。
嘿,姑娘,是時候該長大了
2017.10.29 03:22am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