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面對越來越復雜的世界,單一的思維模式已經(jīng)不能提供全面的認知了。人人都在談“跨界”,可到底什么是“跨界”呢?
請到跨界高手吳軍為你創(chuàng)作了這份清單,供你參考。
1. 跨界,是指一個人在自己專業(yè)外的領域,也能達到精深的水平。
因此,一般的個人愛好和興趣特長都不算跨界。
2. 跨界本身是結(jié)果,不是目的。
3. 對新領域濃厚的興趣和一定的功利性,是跨界成功的兩大要素。
很少有為了跨界而跨界,最后還能獲得成功的人。
4. 過去學校中以“分科治學”的方法進行教學是為了解決單一的問題,而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面對的卻是復雜的世界。
所以,需要通過跨界來突破思維定式。
5. 跨界的前提條件是先把自己本來專業(yè)或者工作做好。
跨界的必要性是打破思維的壁壘,實現(xiàn)不同思維模式之間的連接。想要實現(xiàn)這種連接,你就必須擁有一塊屬于自己的知識陣地,也就是你原本的工作所在的知識領域。
6. 跨界需要對專業(yè)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而不是簡單看幾本書,然后自己探索。
只有這樣你才能建立關于這個領域的知識架構,不然就會很容易會陷入理解和認知的偏差中。
7. 在跨界的過程中,要不斷的探索你的潛在天賦。
因為,如果跨界學習是建立在天賦的基礎上,就會大大的縮短你的學習過程,最后也能取得更高的高度。同時,這一過程也能加深你對自我潛能的認知。
8. 想要跨界成功,你就必須要學會向高人求助。
一個在某一領域有精深水平的人,通過簡單溝通就可以知道你在這一領域的水平現(xiàn)狀,然后很容易對你接下來的學習方向進行指導。同時,他也能快速的發(fā)現(xiàn)你的學習誤區(qū),幫你修正偏誤。
9. 在進行跨界學習的時候,要有意進行思維切換的訓練,找到兩個知識領域的相通之處。
這個方法反過來也成立,即在兩個原本就相通的領域進行跨界學習,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喬布斯就是在技術和藝術兩個領域進行跨界,因此擁有了獨特的思維角度。
10. 在跨界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基礎學科的學習。
雖然我們習慣把數(shù)學、物理、邏輯這樣的學科稱為“基礎學科”,但正因為它們基礎,所以它們在學術層級中擁有更高的勢能。對基礎學科的掌握越精深,越對你跨界學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