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看一些喜劇片,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人生遙控器》,出于對名字的好奇,我們的人生可以遙控嘛?帶著這樣的疑問,我看完了整部影片。
一不小心又看了一部催淚的喜劇片,影片主要講述男主人公意外獲得一個神奇遙控器,這個遙控器給他帶來的種種歡樂與災難的故事。 紐曼是一位建筑師,有一位漂亮的老婆唐娜和兩個可愛的孩子。邁克爾像美國眾多的中產階層一樣,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但最大的問題是他們為了事業忙忙碌碌而忽略了家庭,很少能有時間陪伴妻子和孩子,享受不到真正的天倫之樂。
有一天他如愿以償地獲得一個神秘的萬能遙控器,可以回顧過去的經歷,但不能回到過去;可以跳轉快進,但一旦快進將不可恢復。于是,紐曼如獲至寶,他可以快進瑣碎的家庭時光,快進日常的感冒災禍,快進與妻子的爭吵,快進與妻子的溫馨時刻。快進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升職的那一天。
好景不長,他發現生活失控了,遙控器的自動記憶功能記錄了他的習慣操作,自動跳轉快進除了工作的部分,工作占據了他的全部生活。他快進到10年后,竟然沒有留下一點記憶的痕跡。他完美的錯過了兒女的成長,錯過了與妻子父母的溝通和關愛。錯過了父親的離世、錯過了兒子的婚禮。而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因加班食用過多垃圾食品的超級大胖子,兒子也跟他一樣變成一個大胖子,女兒變成了一個自己無法接受的叛逆少女,妻子甚至患上了抑郁癥,,人生已經完全失控
影片是一部喜劇片,后半部分卻讓人無比的揪心。最感人的部分莫過于紐曼與父親最后一次見面的場景,他用遙控器回到最后一次與父親的見面,在辦公室,甚至連頭都沒有抬一下,應付著手頭的工作,甚至對父親惡語相向,殘忍地揭穿了一直知道父親魔術表演秘密的這個事實。年邁的老父親強忍著心痛,留下一句“兒子,我愛你”。這是父親最后的告別
再快進到生命的最后時刻,當紐曼臨終躺在病床上,兒子來看望紐曼,告訴自己說因為工作的原因,可能要放棄原定的蜜月旅行,為了不讓兒子步自己的后塵,不惜放棄生命追逐兒子跑出病房告訴他,一定要去度蜜月,一定要以家庭為先。當他拔掉氧氣罐沖進大雨中,用盡了最后一絲力氣,只為告訴兒子一句family comes first ,電影進入最悲涼的部分。讓我們想起了他忙忙碌碌,毫無留念的一生
此時,我的腦海中想起了劉若英的那首《后來》,后來,終于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也許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從電影中看到了我們自己的影子,我們打著為了讓家人過得更好的名義,為了升值加薪的名義,我們不得不舍棄了那些我們覺得無關重要的東西,只是當你覺得重要時,已經無可挽回
電影給了我們兩個結局,本以為故事就這么悲涼的結束了,峰回路轉,原來這一切都是夢。原來只是睡著了,一切都還可以重來,紐曼回到家叫醒沉睡的父母,擁抱美麗的妻子,還有活蹦亂跳的孩子,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連空氣中都彌漫著幸福的味道。
電影看完,在我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我們的產品大神喬布斯,喬幫主的一生,他在遺言中寫道:
我曾經叱咤商界,無往不勝,在別人眼里,我的人生當然是成功的典范。但是除了工作,我的樂趣并不多,到后來,財富于我已經變成一種習慣的事實,正如我肥胖的身體——都是多余的東西組成。此刻,在病床上,我頻繁地回憶起我自己的一生,發現曾經讓我感到無限得意的所有社會名譽和財富,在即將到來的死亡面前已全部變得暗淡無光,毫無意義了。 我也在深夜里多次反問自己,如果我生前的一切被死亡重新估價后,已經失去了價值,那么我現在最想要的是什么,即我一生的金錢和名譽都沒能給我的是什么?有沒有?黑暗中,我看著那些金屬檢測儀器發出的幽綠的光和吱吱的聲響,似乎感到死神溫熱的呼吸正向我靠攏。 現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夠用的財富,就該去追求其他與財富無關的,應該是更重要的東西,也許是感情,也許是藝術,也許只是一個兒時的夢想。無休止的追求財富只會讓人變得貪婪和無趣,變成一個變態的怪物——正如我一生的寫照。 上帝造人時,給我們以豐富的感官,是為了讓我們去感受他預設在所有人心底的愛,而不是財富帶來的虛幻。我生前贏得的所有財富我都無法帶走,能帶走的只有記憶中沉淀下來的純真的感動以及和物質無關的愛和情感,它們無法否認也不會自己消失,它們才是人生真正的財富。
人生無法重來,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只有經歷過失敗,才能真正體驗成功的喜悅。只有經歷過病痛,才能知道健康的可貴。缺失了痛苦和悲傷的人生畢竟不是完整的人生。走好每一步路,抽時間多陪陪家人,這是現代人所要學習的。切莫本末倒置,我們終其一生努力奮斗,歸根結底還是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夠生活的更好,進而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電影的兩個結局,悲劇和喜劇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