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篇教師的辭職信在網上火了起來。不同于前幾年那篇感動數萬網友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這次這篇字里行間卻充滿了無奈與心酸。
“我為人師已第15年,誤人子弟總是有的,但切切不敢傷人性命。”
“育人尚無功,怎可害人命!”
而這件事的起因不過是老師將學生的默寫成績發到群上,傷害到了某些家長的心。在寫辭職信之前,老師曾在群上公開致歉說明理由,然而仍有家長不依不撓,要將這位每月只拿著2607元工資的教師告到教育局。萬般無奈之下,老師只能請辭。
無獨有偶,前一個月爆出來的“嚴書記女兒”事件也引發了網友們對老師人身安危的擔憂。因為班主任決定將女兒單獨調開來坐,誤把決定公布在家長群上,致使“嚴書記夫人”十分憤怒,在家長群上搬出“嚴書記”來對該教師施壓。
如今,“教師”不再是眾人眼中的“香餑餑”,反而成了“苦、累、吃力不討好”的代名詞。網友們戲稱:
前世殺了人,今生教語文。
前世殺了豬,今生來教書。
前世殺人不承認,今生來當班主任。
一面要跟一干熊孩子斗智斗勇,一面還要應付某些刁蠻無理的家長,風里雨里教室等你,月結之日工資條上的數字卻令人寒心。盡管《教師法》里寫著“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但仍有不少地區的老師掙扎在生活的溫飽線上。而對于普通教師來說,一個月兩千到五千的薪資,在這個物價飛漲的時代,顯得是如此的杯水車薪。
錢拿得少還只是其次,教師的職業病才真正讓人憂心。有關調查數據顯示,近七成教師處于亞健康狀態,慢性咽喉炎、靜脈曲張、頸椎腰椎疾病成了教師生涯里的三大“殺手”。我家里人極力反對我當老師,原因便是如此。我奶奶是人民教師,爺爺是工程師,退休工資一個一千多一個四千多,奶奶還因為長期的教書生涯落下了一生病痛。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教師”不再是樹人育德、高風亮節的戒尺先生,反而成為了匍匐前進、四面周旋的家校公仆。某些孩子在學校不是虛心求教的學生,反而換了山頭當大王,在家里對家人頤指氣使,在學校飛揚跋扈,欺負同學,毀壞公共設備,甚至辱罵、威脅教師。一點二警三談話,空有三寸不爛之舌的教師不僅無法收服孩子們的心,反而遭到了來自家長的責罵與投訴。“程門立雪”早已湮滅成歷史里的孤帆遠影,在現代,如果哪個老師敢如此,等待他的是來自上層領導和學生家長的批斗。“桃李滿門”說起來好聽,各中滋味恐怕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罷了。
看著身邊的同學有不少立志要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一面為他們的勇氣感到由衷的欽佩,一面又感到隱隱的悲哀:這個時代,“教師”已經和“醫生”一樣,成為了高危職業。薪資低、待遇差,既要循循善誘,又要任勞任怨,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心理與生理的雙重高壓,終于壓垮了我們的靈魂工匠。
究竟是誰,一面用道德光環綁架教師,一面視教師如奴仆般恣意驅使?
教師地位的持續下滑,表面上是薪資與需求日益加深的矛盾,以及家校之間不充分的溝通問題,但究其本質,在于社會金錢至上、爭名逐利的浮躁風氣。甚至可以說,連我們的教育也被功利主義把握住了舵向。《娛樂至死》中談到:“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們擺脫現實的奴役,而現在的年輕人正竭力做著相反的努力——為了適應現實而改變自己。”試想,如果一個原本立德育人的老師,迫于現實社會的壓力只能傳授給學生賺錢的知識技巧,而被迫放棄教導“無用”甚至“軟弱”的善良與正義,如何能培養出人格健全、三觀端正的學生?反過來,學生又如何從心底真正尊重只教書不育人的教師?教育到底是在幫助我們揚善棄惡,明了自身與世界的奧義,還是為了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里殘忍而兇悍地活下去,不擇手段地成功?
這個時代病了。
令人悲哀。
教育的本質開始失真,捍衛道德底線的最后一幫守夜人也熄掉了人們的精神燈塔。于是我們看見,既有蠻不講理的家長將老師逼入絕境,也有師德淪喪的衣冠禽獸侵犯學生的利益,我們還看見某些高校風氣腐敗,教師只為了評職稱而蠅營狗茍,卻對學生的求知欲不屑一顧。這是教育的亂象,也是社會的亂象,大家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汲汲營營,可有誰還記得九十年前魯迅的呼喚?
救救孩子!
拯救老師,也是拯救孩子,更是拯救我們自己——如果我們心底多一絲對教師的敬畏,家長心底多一絲對教師的敬重,教師心底多一分育德育人的職業操守,“教師”這個職業,會不會得到多一點的尊重與重視?如果父母靜下來,將孩子送到老師手里不單單是為了他好好讀書賺大錢,孩子靜下來,明白接受教育不是為了成功,而是為了成人,社會靜下來,愿意給老師多一點優待,愿意給幼苗們多一點成長的時間,我們的時代會不會更加多彩而豐盈?
教師是職業,卻不只是職業。他們不只是教書匠人,更是時代的靈魂匠人,是一個時代最隱默無聲卻宏大肅穆的道德底色。我們對于教師最后的拯救,也是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對自我最后的精神救贖。
“我只想教書育人,平淡此生 ”——我希望,這不會是劫后余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