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從前看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并沒有太大感覺,然而當真正意識到生命的脆弱后,我才感到那種早該有的對生命的敬畏。或許這種感覺持續不了多久,明天過后,依然是重蹈覆轍,且讓我用心靜下來記錄此刻內心的那份恐懼感和莊嚴感。
下午從醫院回來,收到信息說同村一起讀書的男孩突發心臟病死亡。我震驚了一下,然后堅持認為對方一定是搞錯了。于是反反復復打電話,企圖確認這一切都不是真的。其實潛意識里,我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晚上一個人開著較暗的那一盞燈,躺在床上,思緒混亂不堪。
每一天,我習慣了起床后開始忙著自己的固定的生活,認為身邊的人陪在身邊是理所當然,認為幸運的事發生在我身上是理所當然,認為這一切都會長長久久的存在下去。是的,我時常忘記了感恩,忘記了這一切都可能瞬間離我而去。
印象中那個男生非常活潑開朗,與他待在一起總能歡笑不斷。而命運沒有給任何人任何提示,就把他悄悄帶走。那樣的猝不及防,那樣的殘忍而又猖狂。他的父母余生將會帶著怎樣的傷痛?他的朋友將會怎樣的哀悼?他的那尚未真正開始的精彩人生將會怎樣的使人遺憾?一個人的離去,總會給周圍人帶來無盡的思考,以一種靜默的方式提醒活著的人去好好的活,好好的活……
問題是明天過后,我們該怎么樣去銘記那種對生命的敬畏,那種且行且珍惜的內在動力。
人,從根本上來說,是脆弱的。
因此我們要十分努力,去記住一些應該記住的那種沖擊心靈的真實的感受,它使我們在每一天平常的生活中能抓住不平凡的細節,也恰恰是我們幸福的源泉。
對于死者的最大的尊重,便是活著的人繼續未完成的使命,不是隨意的履行,而是帶著莊嚴,帶著做人的應有的品質,去擁抱命運。
而我也相信,如果人生無常本來就是上帝的給我們的禮物,那么每一種命運都有它的理由。無論悲喜,我只有無盡的祝福,還有祝福。
人生無常,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