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學校到處都是考研的指示牌,一年一度考研的日子,瞬間回到了當年準備考研的場景。
說起我的考研經歷那可能是一場人格分裂的過程,不過后來回想那段經歷又感到是一份寶貴的經歷。
每個考研人可能都會被問到一個問題就是:你為什么考研?
我關于這個問題的回答特別簡單粗暴:我想去一個離家遠點的城市;我想去個別的學校。
不像很多學霸他們考研主要是奔著專業去的,他們的目的就是想去哪個學校讀哪個牛老師的研究生,然后要研究出什么成果,或者畢業可以去特牛的單位,這些都當時都沒有考慮過。
選專業階段
我本科專業是園林專業,關于園林專業的解讀,用我鄰居大爺的解釋就是:種樹的!
其實園林專業是一個很高級的專業,它下面又分不同的方向,設計和植物,其實我們還可以考茶學、生理學等相關的方向。
那么我要考哪個方向呢?陷入了一陣沉思。
我們專業的學生都特別想考設計方向,我屬于有自知之明的那種,設計就直接排除了,因為設計是要考畫圖的,我畫的那些圖,用我設計老師的話就是和幼兒園小朋友的水平差不多。
我開始考慮植物方向,我們考研屬于農學,考植物方向分數線比較低點,過線還是比較容易一些,于是我買了考植物方向的書籍,看了兩天書,發現實在看不下去,也不感興趣。
放棄了植物方向。
莫名的我特別喜歡茶學,而且喜歡茶學里面的茶道方向,可能覺得茶學有點文藝氣息,當時就一心想考浙大的茶學方向,還專門咨詢了我們學院一個浙大茶學方向畢業的博士老師,莫名的興趣涌上心頭,滿心的歡喜。
回家給我爸說了一句,我要考茶學,我爸談了一口氣,說又去賣茶葉啦?
茶學、茶道!不是賣茶葉……
我爸說得先賣茶葉才能在研究茶學、茶道,好吧內心無比的down,但是我還是堅持考這個專業。
在學校復習了兩天,發現和植物方向考得專業課是一樣的,遂放棄之。
后來認識了一個學法律的朋友,突然感覺法律挺酷的,以后都是律師,于是心頭一熱,買了法律的書,開始復習。
那厚厚的五本書還有各種試題,全都是要背的,而且還是跨專業,當時已經七八月份了,朋友給我說你現在太晚了,至少提前半年一年的準備,我覺得或許有點奇跡,然后接著復習。
記得當時班里的同學還特羨慕我跨專業了,沒想到我復習了沒多久,就被各種刑法嚇到了,晚上還經常做夢,于是法律又放棄了。
記得當時已經是暑假了,當時舍友都放假回家了,我自己一個人在宿舍,聽著那個考六級用的小錄音機,半夜都在糾結到底考什么專業,還有考哪個學校?
現在想想當時可能已經輕度抑郁了都。
后來還在規劃設計方向試了一下,結果又是放棄了。
這個時候班里其他同學已經在畫室、自習室開始如火如荼的備考了。
我游蕩在校園里,做出了一個決定:不考了,直接工作!
于是心情瞬間放松了,去機房上網去了,沒想到在機房各種亂搜,突然看到一個賣專業課資料的師兄,考農林經濟管理的,只有一本專業課書,我直接決定我要考這個專業,學校是中國農業大學,然后聯系了這個師兄買了書,又向師兄取了點考研經驗。
備考階段
這次比較順利的進入了狀態,不過時間已經到了10月份,也就是說只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準備考試,還好專業課沒那么繁瑣而且也比較感興趣,全心進入了備考階段…..
我們專業比較幸運,有自己的畫室和自習室,對于考研的同學來說有個固定的自習室那是天大的幸福了。
5-6點 起床;
6-8點 早自習:背英語和政治;
早飯
上午做看數學和試題;
下午做英語、背專業課;
晚上看政治和試題;
11點左右回到宿舍;
基本上每天都是這個節湊,因為很多東西是需要背誦的,自習室大家都復習不同的專業,沒有固定的時間去背,這時候只能自己去找空曠的地方背書。
上面就是我們背書的場景,帶著一個馬扎、一本書開啟背書模式。
考研那段時間其實是大四學生最充實忙碌,姿態萬千的時候,自習室、圖書館、湖邊,只要你能想到的地方可能都有人在學習,不管多早不管多晚。
在準備研究生的期間,我也順利牽了一份工作,公司還特別人性化,說你繼續準備考研,考上了你可以選擇讀研,考不上還可以繼續工作,于是我就更加踏實的備考。
考試階段
我們當時考試去的是周邊的高中還是初中,記不清楚了,考點是沒有暖氣的,大冬天可以想象,大腦肯定都被凍了。
每個人肚臍上、手上、腳上都貼滿了發熱貼……
其他科目的考試就是和平時準備的差不多,可是專業課,我當時把整本專業課都背下來,結果,就考到兩個題,其他的幾乎沒見過….還是管理類的題目。
當時兩個小人在我腦子里:瞎寫一下吧,反正有工作了,這不怪你,書上沒有;另一個小人說,都來了,這么冷的天,就根據課本知識自己發揮一下吧。
當然,我聽從了第二種想法,我當時深吸一口氣,洋洋灑灑的把十二頁答卷紙全都寫滿了….
查成績
清楚記得當時家里還沒有網絡,表弟帶我去鎮上的網吧查成績,去了極度緊張,我不怕考不上,就怕分太低,面子難保。最后抱著必死的心去查了成績,349,對我來說是出乎意料的,我看了下專業課120分,我在想是那12頁紙打動了老師嗎?
歷史性的時刻出現了,中農是自主畫線學校,我離學校的分數線差一分…..
調劑階段
因為過了國家線還可以調劑到其他學校和專業,于是我提前開始聯系各個學校,凡是專業相關的,我就給導師發了郵件。
最后調劑到了西南政法學管理,學校是個好學校,專業可能不是特別好。
我考研的目的:離開家,換個學校,兩個目的達到了。
最后,我獨自踏上了去往重慶的列車,然后認識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也體驗到了其他城市的多樣性。
當然整個過程都是很糾結的,我現在想之所以這么糾結就是因為當時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后來有不少師妹師弟來咨詢我關于考研的問題,我把他們的問題整理了一下:
1、 要不要跨專業考研?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不是對你學的專業極度絕望和不喜歡,盡量不要換專業,因為其他專業你只是憑著感覺覺得比自己專業好,那是因為你沒有深入接觸到那個專業,等深入接觸后或許發現都是差不多的。另外畢竟你有四年本專業的積累,繼續深造會更容易出成果。
2、 第一年沒考上,要不要繼續考?
這個要明確你的考研動機,如果是主觀想考的話,并且對自己專業有清晰的規劃,可以再考一次,但要根據第一年的成績盡量調整報考學校。如果因為一些客觀因素的話,可以考慮放棄。
3、考研期間要不要找工作?
盡量不要同時進行,因為一心不可二用。因為在學校的招牌信息比較集中,如果聽到有你這個專業特別好的企業來招牌可以去投個簡歷試試,但不要過多的去找工作,畢竟會影響到復習效果。
4、從什么時候開始準備考試?
這個因人因專業而異,不過如果非常確定要考研的話,可以提前準備基礎課程,專業課等確定之后再開始著手。
寫完這些經歷,心里居然感覺到很緊張,仿佛回到了備考狀態,現在回想起來都是一種經歷,考與不考,不過是接下來走的路不同,不同的選擇會看到不同的風景而已,并沒有對錯之分。
正如那句話所說:你所經歷的就是你的人生。
僅以此文回憶下曾經奮斗的日子,感謝母校小師妹提供的母校考研圖片,雖然時間過了7年之久,學校考研的氣氛依舊。
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今天之前發生的都是夢,今天之后發生的都是謎,活在當下,珍惜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