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ted對我的影響挺大的。推薦給大家。
主要有兩點:1,以后可以用來教小孩。2,學習利用全身器官和所有功能來學習。
想要擁有高能,獲得高分,4點是關鍵:
1,興趣引導
這個都老生常談了,興趣為王,你要知道,一輩子就那么長,還不去干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有興趣的事情,不會覺得這一輩子太虧了嗎?
2,利用全身器官和所有功能學習
結合自身:以前我看書的時候,讀過就忘了,經常出現的一種情況就是,自己當時讀一本書的時候沒什么反應,過了一段時間之后,有小伙伴和我說到這本書,我反應過來,哈,原來還可以這樣理解啊,真真是應了那句話:‘“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還有一次,我讀暢銷好書《追風箏的人》,這本的確是一本好書,但是我總覺得自己腦袋不聰明理解的不夠,我就通過喜馬拉雅音頻聽了一下別人對這本書的感想看法,還翻閱了他人寫的讀后感,【有時候我自己看完一本書,還會寫下來自己的理解】嗯嗯,有點感悟了,有點懂了。
后來,我發現,讀書學習方式絕對不能單一。比如說,讀書就只是讀,寫作就只是寫,這樣的效果很不好。應該選擇多維度的學習方式,聽,讀,寫,講,看等等,才能夠真正做到對一知識點、對一本書等的真正理解。
更像是一部風靡全球的印度影片《三個傻瓜》。里面的天才男主角,學習就不是單一的背背書,更多的通過動手去實踐,親身去體驗,偶爾還教教別人。然后,玩著玩著的他依舊成績全校第一。因為他的玩也是一種學習一種加深知識的理解方式。
通過這些小事,以及看了以上的ted,這完全是和我之前想法異曲同工,利用全身器官和所有功能學習!必要的,借鑒他人的理解方式幫助自己更好的學習。
3,深度理解含義
懂就是比背強!
這個以上視頻提到一點,龍飛虎有一次去南極還是北極考察,發現有一個工作人員一直在背某個知識點,然而還是沒怎么搞懂。然后龍飛虎就把他叫出去,通過實踐讓工作人員理解明白。
還記得以前有一個老師和我說,她在學物理的時候一直不理解慣性,尤其是到做題的時候,公交車往前走,人卻往后退,她很不清楚這個原理。后來她去和她的老師溝通交流,老師問她,你沒有做過公交車嗎?我那個老師還真是沒做過,她家離得比較近,她都是騎自行車上學。
后來她自己去親自實踐體驗一下果真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其實這個變相也就是利用全身器官去學習。背書遠不如理解含義,親自實踐。
4,尊重生理規律
知道番茄鐘并且堅持使用番茄鐘的小伙伴應該都大概清楚尊重生理規律的重要性。
你總不能指望身體能量快要透支的情況下還去工作,你說那效率能搞得起來嗎?
當然,更多的說尊重生理規律也就是,我們要去學會休息,放松自己,只有放松自己,為自己儲備能量,工作學習消耗能量的時候才會更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