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集
華妃臉皮比較厚,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深情款款的念起了梅妃的《樓東賦》,對皇上表達自己的相思之情。
皇上說她一向不在詩書上花功夫,她也沒破功。
華妃承認錯誤,敦親王順勢為她求情,皇上立馬接話說,以后會去看她。
皇上這么給敦親王面子的嗎?剛才可是被氣得要死!
這個無縫銜接的反應說明,皇上本人其實并沒有怎么生華妃的氣,早就想著她了,礙于甄嬛,不太好開后門,只能晾著。
只有華妃做出姿態,別人再給個臺階,他才能順勢饒了華妃。
對于皇上來說,華妃雖然毒害甄嬛,可問題是甄嬛沒出事,為了利益最大化,他還是需要籠絡年羹堯,不能把華妃晾太久。
華妃復寵,眉莊氣急,擔心以后又要被為難,說自己的孩子還不知道男女。
甄嬛說,不管男女都是咱們的心肝寶貝。
甄嬛如此說,是真的把眉莊的孩子當作自己親姐妹的孩子,二人的友誼美好而堅定。
此時她們還處在一個比較單純的狀態,不存在故意忽視安陵容的想法。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種體會,三個人的友誼,難免會有失衡的時候,遲早會有一個人掉隊,這似乎是人際交往的自然規律,而非刻意人為。
皇上已經答應要去看華妃了,但是要想進一步恢復華妃的權勢,還得問一個人的意見:甄嬛。
看皇上多聰明,他以品詩的名義叫甄嬛去,甄嬛高高興興的去了。
結果呢,到了門外,甄嬛聽到幾個大臣為華妃求情,說年羹堯在西北打仗,只有寬恕華妃才能穩定軍心。
這是皇上故意要叫甄嬛聽到的。
后期有一場試探果郡王的戲,皇上假意讓甄嬛去準葛爾和親,叫果郡王到門外聽著,看他有什么反應。
也可以證明,這是皇上慣用的騷操作。
為什么“突然”冒出這么多人勸皇上寬恕華妃?
因為這些大臣從敦親王處得到消息,皇上已經有打算原諒華妃的口風了,這時候進言既不得罪皇上,還可以討好敦親王和年羹堯(甚至是皇上)。
對前朝大臣來說,他們口中所謂的“寬恕”,可不只是去看望華妃,而是恢復她的權力。
為什么皇上要給甄嬛看這場戲?
因為麗嬪被揪出來后,甄嬛特意暗示過皇上,華妃才是幕后主使,雖然最后甄嬛沒有追究,但皇上知道她對華妃心有芥蒂。
而且,甄嬛不追究此事,是因為愛皇上,給皇上面子,所以為了不寒甄嬛的心,皇上是不太好意思得寸進尺,依舊跟華妃相親相愛,并迅速恢復她的權力的。
甄嬛作為一個聰明人,聽了大臣的話心中已經有數了。
她一進去,皇上就說自己頭痛,讓甄嬛幫忙揉揉。
言下之意,華妃的事朕很為難,需要你幫朕。
皇上不是真的頭痛,甄嬛也不傻,她問皇上是不是有煩心事。
皇上引導她說,你一向善解人意,猜猜我為什么煩心。
潛臺詞是,你懂我,體諒我。
再把主動權交給甄嬛,看她對此事是什么態度。
甄嬛有所保留,說皇上是為了前朝之事煩心。
皇上繼續前進,后宮是天下的一部分,也要煩心。
皇上也是很人精的,上次甄嬛不追究華妃,是希望皇上不要為后宮煩惱,自己就少點事忍了。所以這次,皇上就給甄嬛看自己在后宮的事上有多煩惱,希望她再次忍了。
甄嬛徹底清楚了皇上的態度,就直接說出了皇上想要的答案,皇后管理六宮辛苦,需要華妃幫忙。
甄嬛雖然這么說,但難保她心里沒有怨言,所以皇上堅持問出她的意見。
甄嬛為華妃之事下了個政治正確的定論,還說太后只是認為華妃獨斷,給她的教訓已經足夠了。
最關鍵的兩個人,受害者和法官,自己和太后,都松動了,這件事就沒有阻礙了。
皇上得到了甄嬛的同意,達到了目的,同時也知道甄嬛在此事上會受委屈。甄嬛的委屈不是白受的,皇上會給她補償回來。
看到這里,你會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聰明人說話,不是商量著說,而是試探著說。先請人看一場戲,或者先拋個磚,再把主動權交到對方手里,可以很好的讓對方跟著你的思路走。
皇后見溫宜辦周歲禮,想起了自己的孩子,說起弘輝時,是何等的驕傲與霸氣。
說起皇上時,又開始落寞。
其實皇后翻跟頭,主要是因為她太在乎感情和出身,對這兩樣不可強求的事情,太過偏執。
她說一個女人得不到丈夫的愛,只得到尊重,有什么用。
這可不太為難自己了嗎?
古代政治聯姻,哪有什么感情可言,尊重就夠用了。
你看后宮里的這些女孩,除了皇上本身就喜歡的,華妃,甄嬛,還有誰會傻乎乎的想要一星半點的愛情。
宜修嫉妒皇上對純元好。純元最大的污點,宜修最大的痛處,就是這件事了。
她懷孕的時候,純元來看望她,皇上卻“出軌”了她的這位親姐姐。
宜修的孩子死了,純元懷孕了,皇上卻只顧著純元。
本該屬于宜修的福晉之位,也被純元奪走。
所以,純元遺言保宜修,確實是她和皇上欠宜修的。
不知道宜修對此作何感想,憤恨應該比高興多。純元關照她就算了,但皇上那么聽純元的話,說明皇上多么重視一個死人,自己多么比不上一個死人。為了討好皇上,她還要裝作很想念純元的樣子,這得多違背自己的內心,表面上沾了光,實際上恨得牙癢癢。
純元的仇已清算,那皇上呢?當你所認為的丈夫,這樣背棄你時,你必須得清醒的止損,因為害慘你的罪魁禍首,不是別人,是你的丈夫。
宜修最沒出息的就是這一點,這種渣男還愛得要死要活。
古代男人是可以三妻四妾,也不違背規則,但孕期、親姐妹、奪位等違背人倫道義,就算在封建社會,也是個不能相信和依靠的人就是了。
雖然不能離婚,但你可以換個生存目標。眉莊后期就活明白了。
宜修自己把這一切都歸因于庶出的身份。
庶出出身,的確會遭受冷眼。從本質上說,還會因為資源分配不均等,導致性格沒有別人討喜,素養達不到別人的高度。
世事是如此不公平,純元就因為出身高,教育好,有才華,讓人欣賞,輕而易舉的得到了愛情;就因為出身高,才鎮得住這樣的事情,還有當權者皇上兜底;就因為出身高,教養好,做人深得人心,所以即使做出了那樣的事情,大家也會理解說,是因為偉大的愛情。
但,人看清楚了自己的局限,認清了現實,合理的做法是發揚自己的優點,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而不是去挑戰不可能。
宜修這樣強勁的性格,做一個復仇者,比做一個乞求者,要帶感得多!
看看對皇上不屑一顧的眉莊,葉瀾依,看看找皇上復仇的甄嬛,多霸氣,皇后本來也可以是個酷girl。
溫宜的生日宴,讓人傷心的,不止皇后,還有安陵容。
安陵容說皇上連自己是誰都不記得,看來皇上問的那句“唱歌的是誰”,真的傷到她了。
其實不記得才好,因為她第一次侍寢并沒有留下好印象。
做人真矛盾。
她給眉莊的寶寶繡衣服,是一條龍,說“不到這條龍飛的時候,它乖乖待著就是了”。
這時我們知道,安陵容已經準備好侍寢了,就等甄嬛和眉莊安排了。
為什么她此時突然準備好了?
安陵容這個人,我們前面分析了,她說話做事,都要找個靠山,借別人的勇氣,比如說打著甄嬛的名義,或者抱團也行。
她最開始叫人勒死余氏被眉莊背后說心狠,說明她在這個團體里是沒有被完全接納的;后期捉鬼事件得到認可,她終于可以安心待在團隊里了;但直到被眉莊接到圓明園,才證明這個團隊需要她了,這種被需要、有團隊撐腰的感覺讓她有了勇氣,不再像第一次準備侍寢那樣害怕。
但,準備好了只是她在自言自語,甄嬛和眉莊不知道,也就不會冒險為她安排。
其實安陵容不說出來,也有自己的考慮,不和甄嬛、眉莊爭寵,耐心等待安排,識相才是她此時最好的姿態。
注:思思安公眾號第一時間更新(精力有限,業余時間寫作,可能沒有及時同步到簡書)